方山寺山脚的林间小道曲折迂回,几经颠簸却又回归于山顶佛堂的后院,想必也是应了佛缘于心,勿忘初衷的佛学哲理。
此番微服查案,目的有二。
其一,若是发现端倪,找的贼人便可顺势将其捉拿;其二,官府公文约束实为外力,即便是不能找到贼人也要确保寺中再无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子前来进香。
徐毅二人上了后院,靠山的一面便是方山寺僧人的禅房,窗明几净,何处染尘埃,徐毅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空明。
沿着院落再行了数十步,诸间禅房的居中位置有一处建筑风格异于其他禅房的房舍,听彩衣讲那应该是方山寺主持的“禅房”也称“方丈”,方丈之地。
怀着好奇的心态,徐毅想去看看这几百年前的寺庙主持和现代的有何区别,是不是也像西游记里边儿的唐僧一样身着紫金袈裟,手拿法杖,念的一手牛逼的紧箍咒。
“既是来了,何不现身相见?”
这声音苍劲有力,却又朴实悠扬,既有凡尘的灵气亦有化外的孤高,莫不是佛法高深之人?
徐毅轻轻的推开了房门,只见一个胡须花白、气色红润的老和尚手里捻着佛珠,盘坐在蒲团上,双眼微闭面容祥和,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老头子携女误经此地,不想打扰高僧雅修望请恕罪!”
徐毅学着礼佛之人的样子双手合十给老和尚做了个揖。
“哈哈,无碍无碍,佛自在心中,又岂能因外物而左右,倘若真被外物所左右又谈何入佛皈依呢?”老和尚亦手持佛珠双手合十微微颔首,夹着袖口指着靠墙的两个蒲团笑道:“二位小施主请坐吧!”
“大师知晓我二人身份?”徐毅大惊,自以为这番打扮天衣无缝没想到竟连个老和尚都忽悠不了,那藏身于寺内的贼人岂不是早已看穿?
老和尚捻珠而笑,答曰:“相由心生,岂由外饰而改焉,老衲看二位施主并非从表及里,而是由内及外啊,此所谓看心。
老衲初窥佛理,对色、受、想、行、识五味构成生命的元素略有研学,几十光景过去却进益甚微,独独将心看得空明透彻。”
“哦?竟然如此奇妙,实不相瞒大师,弟子只信科学并不信佛,今日见大师佛学精深,能一眼看到人心的好恶当真不知是真是假!”
徐毅不懂佛理,也不知这老和尚所言究竟是佛学还是心理学,但一眼看清人性好恶恐怕是当今的心理学也要逊色其三分。
“大师见谅,徐大哥是个直性子,有什么说什么的!”彩衣见老和尚收住了微笑,以为他要发火忙的解释起来。
老和尚却是不言,起身指着墙上的一副古画问道:“你二人从这画里看到了什么?”
闻言,徐毅和彩衣都将目光落在了画卷上,这幅画虽然不是什么名家大作可画中的人物却是栩栩如生:
热闹非凡的集市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车水马龙摩肩擦踵,有挑夫担着货、有渔家唱着歌子、小摊儿老板眉飞色舞的推销着物件、歌坊酒肆划拳猜数交错着觥筹。
徐毅挠了挠鼻梁笑道:“看到了盛世繁华、百姓安居乐业!”
老和尚摇了摇头,看来这不是他要的答案。
“看到了秩序,使百姓安于章法的生活秩序!”彩衣接着答道。
“已经很近了,再猜!”老和尚很有信心的看着彩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