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菜各尝遍。道平与和寿都各喝下七,八两多,话头也多了起来。两个人越来越相见恨晚,惺惺相惜意气相投。赚小酒杯费劲,两人换来汤碗喝。
道平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劝说和寿多去外面闯闯,坚信这个社会,迟早会好起来。说共产党打下来的天下,大多数元帅将军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一定会为广大穷苦百姓着想的,想想***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真的太伟大,硬是用最低劣的武器,打败了世界最强大的帝国主义,让外国人从此不敢说我们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又说如果政策允许,他一定要办个小商品加工厂。同时鼓励老大好好复习,来年要恢复高考了可去试试。
当得知和寿的四个儿子,两个已经辍学在家,十分婉惜。叮嘱和寿一定要让老三和老四,走读书出山的路。四个儿子中,道平发觉老小人小,却有股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性格,感觉至少比老三要成熟,似乎还有点心事般的喜欢沉默。
那大的三个,对这位大伯伯的话,大都似懂非懂,但听到要他们老三和老四,走读书寻求出山的话,倒是十分明白,当下三个咯咯咯,哈哈哈的笑了。心想读书有什么好?书呆子气十足,白脚先生勿会出息的。但见奶奶,太公,和爹娘,都一脸的严肃认真的样子,连忙忍住,不敢再笑。
和寿早对道平的见解深深折服,也对他的酒量暗暗佩服。当下两个你敬我,我敬你,两人又各喝了一斤。那只大海碗,已倒了四大碗,足足有四斤多。除达公公和老太太加起来,喝了有半斤外,两人各有一斤八两的高度烧酒下肚。
达公公见这两位酒逢对手,怕再喝下去要伤身体,就坚持劝他们不能多喝。
那道平正感到不能再这样喝,对达公公的劝说很认可,就不肯再喝。
和寿却正在兴头上,哪肯罢休?一定要道平继续。
道平心想:"这兄弟如此豪爽,又这般酒量,若能结拜为兄弟,不仅称我心意,今后到三界这边也有个落脚点。岂不最好?再说,他这么孝顺他娘,这个老妈妈慈详清秀,比我那过世的娘怕还要大几岁,却还在为这个家操心劳作,我可怜的娘啊!……“
李道平看着老太太心里想起娘,不由得又是伤感又是温暖,心中主意已定,见推辞不过,就道:
"兄弟,要喝可以,但老哥有个不情之请求,不知兄弟答不答应?"
和寿道:"大哥说来听听,但凡我能所及无所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