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李木棠惊的差点跳了起来,心道不会这么巧吧?控制了情绪,便问道:“冒昧问一句,谭兄弟的父亲可是那位甘肃按察使谭继洵?”
谭嗣同十分惊讶,好奇道:“你怎么知道的?”
竟然真的是他。
李木棠看着这位日后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心中有些复杂。这位可是在中国近代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物,此人为了救国图存,和梁启超康有为等人效仿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变法。
只是理想是美好的,变法持续了一百零三天,却是触动了以慈禧为首保守旧势力的利益,引起了慈禧的疯狂反扑,最终变法失败,光绪皇帝也被囚禁,诸多参与变法的几乎都被处死只有少数人远走海外,史称“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康有为避祸海外,临走之前劝他离去,他没有离去,要留下来营救光绪帝,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乏,请自嗣同始。”由此可见他早就无惧生死。
被捕入狱后,当时在狱中有人搭救他,还愿意化装成他的模样替他去死,可是被他拒绝,之后他在狱中提下了那首大名鼎鼎的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首诗寄托了对变法大业的希望,也体现了他对生死的淡然和无畏气魄,当真是豪气干云,这首诗中的“两昆仑”指的就是营救他的那位朋友,那位朋友就是名动江湖的“大刀王五”。
李木棠看向这位三十几岁的大汉,心道:“难道这就是顺源镖局的‘大刀王五’?”
感觉到谭嗣同疑惑的视线,李木棠笑道:“我是听来的,据说谭继洵大人有一个儿子,五岁的时候昏死三日,本来大家已经他已经去了,可没想到又活了过来,之后谭大人便给他取名复生。我听见谭兄弟的名字就想起这个故事,所以就冒昧一问,没想到真的是谭大人的公子。”
谭嗣同恍然,自己死而复生的事情早就传遍了,世人皆以为奇,他之所以会学一些医术,也是为了探寻自己当初死而复生的原因,只是主业还是求学,所以医术便很少专研了。
“什么公子不公子的,不敢当,不敢当!”谭嗣同谦虚的道。
之后李木棠望向那个汉子,道:“这位是?”
“我叫做王正谊,在家中排行老五,又称王五,今年三十六岁,河北沧州人士。”王五笑道。
果然是大刀王五啊,李木棠心中略微激动,没想到传说之中的人物出现在他的面前,也没想到大刀王五和谭嗣同这么年轻就遇到上了,不知道结拜了没有。
“原来是顺源镖局的‘大刀王五’久仰久仰。”李木棠抱拳道。
“略有薄名,李兄弟不用如此。”王五笑道。
客气了几句,谭嗣同和大刀王五就离开了,李木棠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久久无法言语。原本来到这个世界,李木棠虽然知道是光绪年间,但是对这些都没有什么真实感,就算遇到白莲教也没有太多的感触,但如今遇到了谭嗣同和大刀王五之后,他突然有一种真正融入了历史的感觉,一种莫名的感觉在他的心间涌动。
“哎,这种知道结局的感觉真的很不舒服,如果是美好结局还好,可是他们的结局却一点都不美好。”
“救国之人死在了腐朽掌权者的手里。一代豪侠,死在了枪炮之下。这命运,一点也不公平。”
叹息一声,李木棠转身回到了房间内,嘱咐了张玥几句,让她好好休息,就要去济南城里抓药,可是还没走,胖大姐就走出来了,笑着对李木棠说不用去抓药。
李木棠怔了怔,询问缘由之后才知道,原来昨晚大刀王五去抓药之时,谭嗣同写了两个方子,一个是昨晚治疗的方子,一个是疗养的方子。
看见桌子上那大包药,李木棠不由的感叹比自己小一岁的谭嗣同做起事来滴水不漏,想想也难怪,日后变法他可是主力,这样的人就算年纪不大也是有异于常人的细腻心思。
湖边的乌篷船上,谭嗣同和大刀王五在船上,谭嗣同一边喝茶,一边看着书籍。这次出来远游也算是负笈游学,出来见见世面,只是时间不久就要回去继续读书了。
大刀王五坐在他的对面,笑道:“老弟,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要邀请那位李兄弟来吃酒?”
谭嗣同放下书籍,笑道:“五哥自有理由,我相信五哥。”
不过他的眼睛却是好奇的望着大刀王五,似乎也想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