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接过了这片写有他基本信息、以及样貌描述的竹片,与随行的十余位士子一同走向太学的门口。
按太常杨彪与太学仆射卢植、祭酒马日磾等人商议好的入学流程,各学子要到各科的博士、教习面前行拜师礼,然后献上束脩。
这三位都是老人了,刘辩既不让他们担任要职,也不让他们闲着,所以便把他们统统扔进了太学,担任要职。
反正以他们的能力,担任一个太学的祭酒仆射等职位都是绰绰有余。
至于名气?
有朝廷为他们造势,有天子诏令在上,这统统不是什么问题。
刘辩是个不喜欢待在宫里的,如今的雒阳有了繁荣的势头,这酒更让人忍不住想出去看看玩玩了。
交了束脩,束脩,就是十脡脯,也就是十条肉干。这是自孔子开始就流传下来的拜师礼,相当于是入学的学费。起初的只是为了表示尊师,毕竟弟子拜师,送上挚礼是应该的,但是礼过重、过轻,都有失中道。所以孔子在对拜师礼的制定上,也表示了中道原则。
十条肉干不是什么太贵重的厚礼,即使一般人家,只要稍作努力,节衣缩食,还是能拿得出这个挚礼的。
只是这种象征意义上的拜师礼在过了几百年之后,逐渐失去了本来的用意,弟子拜师无不怀带重金厚币,老师同样以束脩轻重炫耀门庭。
如此一来,致使攀比成风,贫寒之家难登名流之家。
刘辩在太学中定下了许多的规矩,其中一条就是关于束脩的。
虽然依旧要收取束脩,但刘辩拿出了颜回、子路用束脩拜师孔子的典故,效仿古制。
富庶之家可以献羔雁、寒微之家可以献肉脯,而且为了照顾贫寒的学子,并不限制肉的种类、重量和质量,只要不是人肉就行。
尽管如此,束脩依然隔绝了一大批人进学的机会,要知道在这仍旧处在贫瘠的年中,粮食都仍旧是精贵的东西,需要朝廷调控,更何况是肉?
有些人家舍不得、甚至是拿不出束脩,也有些人家为了改变家境,忍痛用粟麦跟猎户、屠户交易肉脯,甚至亲自下河捉鱼来供给子弟读书。
……
刘辩装模作样的交出自己的名帖,拿出了十条肉脯交了出去,然后得到了一份名剌。
太学设置在南门外,洛水边。
是东汉时期的最高学府、国家大学。
而灵台就在太学之侧,灵台是国家性质的科研机构,张衡就曾经在灵台主持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
刘辩既然下诏广招太学士子,那么就自然是要扩建太学的。
如今虽然大部分的地方还在赶工,但基本的校舍等建筑都草草建立完成,刘辩与身旁的士子因为苑舍偏僻,颇走了些弯路,终于找到了一处矮墙围住的单独院落。
“甲子院。”
刘辩看着院门口挂着的木牌,又对照着发给自己的名剌,说道:“看来这就是我等以后在太学的住处了。”
院子里十分空阔,青石铺路,角落里种植着枣树、桑树。
正面与左右两侧各是一间屋子,一个中年男人正低头在院中拿着扫帚清扫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