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破阿塔海(1 / 2)蜀山炮祖首页

郭世汉往北驰去,他现在越杀越勇,人小志大,他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真正的有勇有猛的将军,以后才能更好的保护他的西西岛,保护岛上的百姓。

急行军半个时辰,前面的喊杀声越来越大,那真是鼓声如雷,叫声连天,天地一片昏暗,村庄、田野到处是战场,宋军与蒙古兵打的难分难解,混战一团。

怎么会打成那样?不是偷袭么,怎么会搞成双方混战?

单兵混战,宋军肯定要吃亏的。

郭世汉打马跑上一处小山丘,放眼观望,几十里的战场,宋军与蒙古兵全部处于混战之中,地上躺着无数的伤兵与死人,想用火枪攻击都难。

他只有两千多人马,想全面支援不可能,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攻打敌人后队的中军,断其首尾,让敌人首尾不能相顾,挫败敌人的士气。

“兄弟们,都把弹药上好,冲到敌人面前时再开枪,别误伤了自己人。”郭世汉大声吼道,现在要一鼓作气挫败敌人的锐气,鼓舞宋军拼搏。

他有四百支火枪,全是铅弹,而且子弹有毒,中弹者必死无疑,另四百人随大哥郭世淮去了南边。郭怀三担心两个儿子独自领兵,他不放心,所以把火枪队全部交给了两个儿子指挥。并且把怀花岛上的一百精锐也给了小儿子郭世汉。

那一百人全是李三娃训练出来的武林高手,全是十六七岁的小伙子,血气方刚,冲劲十足。就是典型的杀人机器,听到号令,勇往直前,没有接到收兵命令是不会罢手的。有句俗语说的好,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郭怀三也是那样,脱不了那个俗气。

郭世汉一马当先往山下冲去,很快冲进敌群中,挥起长枪就刺,一个敌将滚落马下。

一百个勇士紧随他身后,左右开道,挡住左右的敌人夹攻。郭世汉没有了后顾之忧,挺起长枪又连连挑死三个校官。蒙古士兵大怒,纷纷放弃对手,涌向郭世汉。

郭世汉吸引了更多的蒙古兵,大大减轻了刘全的压力,此时的刘全正打的艰苦,见蒙古兵纷纷涌向中军,心中有点诧异,以为宋兵扛不住了在逃跑,而敌人在向中军追击。

他不禁大怒,命令副将指挥战斗,他则带着几人冲向敌人的中军大阵,却发现蒙古兵围绕着一群宋兵猛攻,宋兵毫不退让,开枪打击,一群群蒙古兵跌下马去。

一个少年带着百十人左冲右突,无人能挡,直杀得蒙古军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刘全大喜,返身冲向敌军后队大声叫喊:“兄弟们,杀!杀!我们的援军到了。”

宋军一听援军到达,立即精神大振,呐喊之声震动原野,个个举起梨花枪猛攻,有的趁机换上火药狂喷,一会儿就杀伤数千人。

梨花枪换药比较慢,必须互相配合才有机会换药。宋军的主力都配有梨花枪,能喷出五尺高的火焰,但是没有子弹,只能伤人眼睛,引燃敌人身上的衣物,不能当场打死人。可是,这种杀伤力在战场上能立即摧残敌人的斗志与战斗力。

试想两军都骑在马上,却又不能纵马奔跑,只能原地打斗,梨花枪长达八尺以上,在三丈开外就能喷出火焰伤敌人眼睛,燃烧敌人衣裤,搞的敌人手忙脚乱,被动防御。哪有精力反击?

这就是强大的科技力量的支撑,宋军主力的火力明显优于以弓箭弯刀为武器的蒙古兵。

在田野水乡和房屋为依托的村庄打仗,蒙古兵发挥不了千里沃野作战的优势,反而处于被动挨揍的地步。所以,在江淮水乡与村庄里作战,是蒙古兵的短板,而不是他们的长处。

大草原,没有水的大平原才是他们的天地,离开草原与平原他们就不是鹰而是鸡。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这是宋军的智慧,郭世汉的加入,很快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虽然只有两千多人马,可是这两千人马却成了压垮蒙古大军的稻草,蒙古军纷纷后退,四处奔逃。

打不过还不逃,不是等死吗?

刚刚从柳庄逃到后队的阿塔海看到郭世汉猛攻他的大营,眼里冒出火来,想冲上去砍了他的头,可是,上午在柳庄他已经领教过郭世汉手中的那杆枪的厉害,哪有胆量上前挑战!武功好,不怕死有什么用,人家手里的枪能打出子弹,一枪打死两人,还能打伤几个,不怕死吗?他又不是傻子。

阿塔海知道败局已定,打下去只会牺牲更多的将士,于是下令向北撤退。

蒙古将士接到命令,像疯狗一样的往北逃跑,郭世汉也不追赶,拦住几百铁骑,把他们挡在村庄里,爬上房屋的宋兵万箭齐发,把蒙古兵射成了马蜂窝。

郭世汉命令部下打扫战场,只抢马匹,别的不要,都让给刘全。

刘全大喜,缴得无数粮草与武器南边的高达、郭世淮一举击溃敌人的前锋,追杀敌人追到了北边。

三军会合,士气大振,村民也从外地跑回家中,刘全下令打开粮仓,分一部份粮食给村民过冬,还把受伤的战马也分给农民,那些马养好伤之后还可以耕地。

连年的战争,人口减少,靠人力耕地已经不适应生产的需要,牛马仍然是耕地的主要劳力。

富裕的淮河流域战争不断,以前和金兵打,现在和蒙古兵打,当地农民已经习惯了战争的气息,不想死就得拿起刀起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