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历史,埋于心底。放下应该动起来,为现实生活努力。那么多年在工作上没有得到的成就感,收获感,但愿能在新事业上有些弥补,有些改变。
旅行的意义,很难显而易见,很能立竿见影,它是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悄悄改变着人,像读书像。如果非得要给这趟旅行,给出一个最实在的结果,那便是那一定是:余晖拥有了爱情,遇到了他。
余晖买的书籍是一些关于烘焙中式点心以及饮食果蔬介绍的书,林一飞擅长咸食,自己必须努力学习点甜口的食物,这样搭配,方能致胜。所谓吃完甜的吃咸的。
所有点心里余晖最喜欢的是酥皮类,特别是蛋黄酥,
一个叫小薰風的美食博主,曾写过一篇关于蛋黄酥的文章,每每读着文章,都让余晖欲罢不能,垂涎欲滴:
食物没有高贵之分,食材更没有,蛋黄酥。
简单的食材总是成就难以忘记的美味。
电影《澄沙之味》,讲述的是日本街头小吃-铜锣烧,小吃亦能如此感人,电影也不贩卖铜锣烧有多好吃,更多的传递出对食材的敬畏,对每一颗平凡红豆的认真对待。这才是制作食物时,最该葆有的初心:对食材的敬畏,对原料的珍惜。拥有这样的心,最终呈现的食物怎么不动人。
咸蛋黄,须得腌制三个月的鸭蛋,时间短了蛋黄过软没成型,时间太长蛋黄过硬,口感会柴。剥完,泡高度白酒去腥,再入烤箱烤熟。
豆沙比起咸蛋黄,简便的多。但也得耗时两天,红豆需要提前一天泡水。第二天上锅蒸熟,用流水冲去豆涩味,沥干。再加纯净水,搅拌至泥。加糖,炒制,一般需要40分钟左右,才能炒好。现炒的豆沙,不费吹灰之力秒杀市售的,吃过你就知道。甜香适宜,太对得起这耗时两日的准备。
大家推崇黄油起酥,个人觉得中式糕点,就得需要最地道中式原材。猪油,市面上买的都不放心,每次都得起早去菜市和奶奶婆婆抢猪板油,他家的猪是整个菜市场最大的,猪板油最受宠,熬出的油老辣够香,起酥效果更好。
面粉搓皮,中式酥皮分大包酥和小包酥,大包酥便捷,但酥皮的效果就不太好。小包酥,虽然繁琐,一个一个反复擀皮,不间断的静止,来回的折叠。但出来的效果尤其喜人,酥皮对得起薄如蝉翼的赞美。有时即使包裹很严实,运送到外地,也会颠掉皮。打包装袋时,都不敢用力,一不小心,一层一层的酥皮也会掉落,何况通过快递呢。太酥了,也不全是好事。
只有一颗完美的蛋黄酥,才能对得起在黄泥里不见天日经过三个月腌制的蛋黄、从种子到一颗红豆一粒小麦的用心生长,才对得起对食物葆有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