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 在唐朝卖馒头(1 / 2)科唐首页

唐朝时的土地交易需要进行三个程序验证,即为订立契约、申牒和公验,

用一个星期,完成了土地交易。

周明把户籍也迁到了高明乡禾水里。

隋末战乱,在关中打了很多仗,人口减少了很多。国家检地,把无主之地按照均田制分给了打天下有功劳的府兵和山里跑出来的百姓。

禾水里只有1/4人口原住民,有王,李两姓宗族,3/4是外迁进来的府兵和百姓。卖给周明土地的张大眼,战乱的时候,全家人跑进秦岭山中避战乱,武德3年,李渊控制的关中已经没有战乱了,全家人从山中出来,按照均田制分了地。

王,李两姓排外。排3/4的外来人。还不知道谁排谁呢。

买地将10公斤银子花掉大半。又起了一栋砖瓦结构的房屋。

将钱全部花完了。

在现代,欠网贷,在唐代,还有1贯323钱。

要赚钱了。

从家里出发,步行了近一个小时,到达了长安。

进入长安。

来到西市。

长安的布局就像一个棋盘,有108坊,再加东,西两市。

东,西市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各占约两坊的面积。

南北朝的《木兰诗》琅琅上口,流传甚广。花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东西两市商业非常发达。

从安化门进来,走到东市。

东市热闹繁华,行人如织,已粗具盛唐气象了。

花了一天时间,逛完了东西两市。

对两市进行了对比。

东市贵,大明宫和兴庆宫位置偏东。百官为了上朝便捷,扎堆在平康、宣阳、亲仁等坊购房置宅,形成高档的勋贵住宅区。东市附近的春明门,是长安和中原联系的重要门户。所以,纵观东市,买卖双方商品交易和消费层次趋向高端。

西市富。考古学家宿白认为:“西市贞观已来,即为聚钱之所。”由于交易量的攀升,用来穿钱的“钱贯”供不应求。西市多金,离不开胡人的支持。西市靠近长安西大门——金光门,来自西域的胡人纷纷聚居西市,成为“西市胡”。伴随着胡商的增加,具有异域特色的珠宝店、酒食肆、邸店等集中在西市。

第二天,上午,周明来到东市,询问了几家待租店铺的租金。最终租下一间店铺,月租金1贯100文。(唐玄宗的《禁赁店干利诏》中针对南北卫百官营造店铺、干利商贾,规定“自今已后其(指百官)所赁店铺每间月估不得过五百文。”),

要经1年,没经一年就退租就算违约,要罚款。

花了几天时间,周明将店铺整拾好了。

卖什么东西呢。

做餐饮。

早上卖早餐。中午炒菜,晚上不做。

唐朝的饮食比较简单。

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到了唐朝,小麦已逐渐取代了栗。所以,面粉类食物是主食,统称为饼,其中,最常吃的当属蒸饼、煎饼、胡饼和汤饼。在唐代笔记小说《因话录》里就提到“世重饼啖”。然后,粥食比较普遍,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是吃不起米饭的贫苦人家代以充饥的食物;

二是做成冷粥,作为寒食节的节令食物;

三是朝廷赈灾的食物被称为“公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