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元春进宫后会成为妃子,可是成为妃子不久,就会死。
也就是说,元春如果在宫里等于死路一条。
所以元春进宫两年,贾宝玉时时刻刻都盼着元春能出宫。
虽然他大概能想到元春为什么在那记忆里会选择当妃子,但他不觉得在贾家没人可靠的情况下,元春成了妃子能帮衬家里多少。
相反的,如果记忆里贾家的结局属实,那元春哪怕抄家前不死,抄家后也难活。
元春对贾家的感情就注定了她会为此得罪圣上,哪怕活下来也会失了圣宠。
王夫人和贾政没有回答贾宝玉这个问题,都避开了他投来的目光。
贾母摸了摸贾宝玉的脑袋,“宝玉,你姐姐若是有福,便是要一直住宫里的。”
贾宝玉愣住了,他抓住贾母的袖子,“为什么,姐姐出宫不好嘛,她一个人在宫里该害怕的。”
他看向贾珠,试图让贾珠跟自己一起反对。
贾珠却对他说:“宝玉,你莫要胡闹,也该替元春妹妹想想,她若是出宫,出来后又该如何。”
贾宝玉火一下子上来了。
他怎么没有为元春想了,难不成让元春出宫还是害她?
“在宫里有什么好的,姐姐出宫后自然还是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啊!”他高声对贾珠说道。
贾宝玉觉得贾珠这个哥哥不靠谱,于是又看向贾琏,试图让另一个哥哥跟自己同样的立场。
可贾琏站在贾赦身后,愣是头也不抬,像在魂游。
“宝玉,你姐姐若是出宫,等到出宫时,便二十有五了。”
许是看出了贾宝玉的倔,贾母担心贾宝玉,于是轻声给他解释分析,“你姐姐这样好的人,难道你愿意让她往后因岁数大,而将就的嫁人过日子不成?”
“姐姐可是女官出身,才情了得!”贾宝玉扯着贾母的袖子,“姐姐这般志气,难不成还非要嫁人了?我若是好好读书,将来做姐妹们的依靠,谁敢对姐姐指手画脚的。”
这话是元春进宫前,他们姐弟之间说过的,贾宝玉一直记得。
可他这话说的,在长辈看来着实天真。
贾政轻皱着眉,想说什么,又怕一开口就是要骂这个臭小子。
贾赦倒是拍手称好,“哈哈,侄儿这份心不错,只是哪有女子不嫁人。你不愿你姐姐嫁人,你也得问一问你姐姐愿不愿意,她当年进宫可是自愿的吧。”
贾宝玉很想反驳贾赦的话,又无法反驳。
是了,元春进宫是她自愿的。
当初元春进宫时,自己哭闹着不愿意姐姐离开。贾母也心疼孙女年纪小,要让王夫人和贾政去动关系,将名字划了。
可元春知道这事后,虽不舍家人,却还是很坚定的要进宫。
她说:“我自幼得家中尽心培养,身上更兼着家人的期盼,父亲如今官位不高,大伯也被削了爵,天下太平很难立功。家中兄弟又都年幼,谁也不知未来如何,我虽是女儿身,也愿为了家中未来去搏一次。”
贾宝玉垂眸,遮盖着眼中的泪水,站起身一言不发的跑回房间。
他知道这事家里定好之后,根本没他说话发表意见的地。贾宝玉能明白,但是很难受。
他明明答应了,要把元春带回家的,却食言了。
归根究底是他还太弱小,在家里说不上话。平日里长辈们都乐意宠着他,可面对关乎家族大事上,谁也不会听一个小孩的话。
待众人散去后,贾宝玉不死心跑贾母处,又问了一遍贾母,元春自己是不是也愿意当妃子。
贾母本想哄他,可看他这认真的模样,又想着人长大了,都八岁的人了,总要知道事,于是回了他,“此事虽说是家中商量决定的,但你元春姐姐也同意。”
“宝玉,你要知道,太上皇对我们这些武将功勋还算不错,可圣上如今更偏新贵,我们总得寻出处。贾王史薛四家一向同气连枝,贾家又被推为四家之首,四家商量后,既有意在后宫出一位娘娘,你姐姐是最合适的人选。”
“姐姐为什么最合适?我们要寻出处,难不成姐姐进宫就能让圣上对我们另眼相看了。难不成咱们四家的男儿都担不起,非得姐姐一个女子去担?”
贾母哑然。
她看着贾宝玉,十分和蔼,“你们自然能担得起,只是,在你们担起来前,总得有个人先替你们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