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刘羽发现易小川踪迹!(1 / 2)三国:刚要称霸,易小川让我收手首页

冀州赵王府邸。

当刘羽做出对渤海郡袁绍出兵,一个月后进攻渤海的决定,冀州宛如机器般开动起来。

这个决定,并不是说只需要对渤海袁绍出兵,还需要防备西侧太行山的黑山军,南侧黄河对岸的曹操,北侧公孙瓒等势力。

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全员运动起来,四面出击,时时刻刻都在燃烧钱粮。毕竟战争打得就是金钱!

刘羽身为赵王,主公,自然不用亲自率兵出击,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就算刘羽想要过一过征战沙场的瘾,手下的文臣武将也不会答应的。就算刘羽本身也是精通武艺,也无济于事。

用杠精田丰的话说:战场之中,瞬息万变,数万人冲锋陷阵,各显神通,个人的勇武决定不了战场的最终走向,主公您还是待在后方,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吧!

赵云也是劝谏:若还需要主公亲赴险境,上阵杀敌,那我等将士还有何颜面立足?

如今的刘羽,已经不仅需要对自己负责,还需要对部下的文臣武将,对依附投靠他的每一个人负责。无可奈何下,他只能坐镇后方。

再也不能像以前黄巾之乱、讨董之战的时候,亲赴险境,带兵冲锋陷阵,征战沙场了。

当然刘羽也不可能闲着,手下文臣武将虽然各司其职,但很多重要大事都需要他批阅,他忙得不可开交,分身乏术。白天日理万机,晚上也要日理万机,已是精疲力尽。

正批阅的时候,手下禁卫统领典韦来报,瓮声瓮气道:“主公,郭嘉和荀彧求见,您要不要见他们?”

“召他们进来吧。”

刘羽揉了揉太阳穴,自从决定出兵渤海后,牵一发而动全身,杠精田丰等人不是没有过来劝谏过,现在难道要轮到郭嘉和荀彧了?

“诺。”

当郭嘉和荀彧两人联袂而至后,刘羽丑话说在前头,道:“若是劝谏本王不要讨伐渤海袁绍,尔等还是省省心吧。”

郭嘉和荀彧对视一眼。

郭嘉言行吊儿郎当的笑道:

“主公,虽然我等确实不太赞同您强攻渤海袁绍,毕竟可以坐看袁绍慢性死亡,何必强攻与之交战呢?浪费兵力钱粮,还恐被宵小趁火打劫了。

不过您是主公,您说什么就是什么,您让我们上刀山下火海,我们都说不出一句话来,劝谏?怎么会呢!”

刘羽心下无语,严肃的神色缓和下来:“奉孝这是阴阳怪气本王呢?”

郭嘉立刻假装严肃的说道:“主公,那我换一种说法,莫说是渤海袁绍,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都义不容辞。为人臣子,自当为君分忧。”

刘羽无奈,但心情倒是好了不少,比起杠精田丰,郭嘉明显更懂得察言观色,更理解刘羽的想法性格。平日里吊儿郎当的缓解气氛,正事时出谋划策靠得住!

记的当初郭嘉北上投靠,第一人选其实是袁绍。

刘羽其实主动派人寻找过郭嘉,但他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弱冠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很难寻找。

等到刘羽收到郭嘉踪迹消息,已经是他北上投靠袁绍。好在袁绍此人外宽内忌,好谋无断,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按照郭嘉的说法:“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是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

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

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

不过这一世,郭嘉不是如同原历史那般赋闲了六年,最后被荀彧推荐给了曹操。

而是被刘羽截胡了!

当时郭嘉并没有瞩目刘羽,因为对袁绍的失望,准备离开这个伤心地。但刘羽强行将之留下,几乎就是软禁。后面主臣交心,郭嘉方才真正归心。

可以说,刘羽和郭嘉两人是经历相识、相知、相了解的过程,有过共患难的经历,这才最后让郭嘉有种“得遇明主,此生无憾”的感怀了。

对于郭嘉这种吊儿郎当、行为放纵、不治行检的性格,刘羽也没有怪罪,但他嗜酒如命,以及吸食五石散的做法,直接被刘羽强制禁止了。

刘羽自然知道,历史上的郭嘉死在曹操征讨乌桓之路上,其实不仅是舟车劳顿的缘故,还有他嗜酒如命和吸食五石散,导致身体亏空,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这一世刘羽既然收郭嘉入帐,自然要调理好他的身子,不能让他英年早逝了。

看郭嘉脸不红、气不喘的插科打诨,比起一开始那种一句话咳几声、喘几次的病怏怏姿态,明显是身体已经恢复正常的征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