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章 商队(1 / 2)大唐新史首页

人类是适应性很强的生物,从冰雪覆盖的北极到酷热难耐的沙漠,到处分布着这种直立行走的生物。

姚城作为整个滇北的经济中心,只要没有战争,商队便会屯留此处补给。

侯大宝第一次见到滇南滇西过来的商队,对于他们带来的商品很感兴趣。

“茶叶,兽皮,果干没了?”侯大宝觉着大老远往蜀中运这些会亏本。

商队头子大唐话说的利索,抓把果干就塞侯大宝手里,讨好地说:“小郎可不知道,咱大唐就好这稀罕玩意,您别看这货色不多,可运到蜀中就是个金子价,您瞅瞅这蜜冬瓜干,就这么一把,放蜀中能换一张绸布,搁长安能换腔肥羊。”

蜜冬瓜?没听过,侯大宝尝了一块,味熟,搁后世这玩意叫菠萝蜜,晒干明显不如新鲜的好吃。

“莫非你是我大唐人?怎地当上蛮人的商队头子了?”侯大宝嚼着果干询问。

“这不是讨条活路么,原先是走陇西道的,被突厥一折腾,连口饱饭都吃不上。全家三十几口子人呢,总不能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岭南那边的商道咱不敢跟世家抢,只能跑这地界凑合。”

凑合,按他报出的价格,十倍利润都不止,胆子也大,敢跑茫部不是元朝设置的茫部路,而是唐初版纳思茅一带的部落,属于古越人一只。那边,也不知道怎么和人沟通的。

侯大宝拿出自己的玻璃球和瓶装酒给商队头子先看,顺便倒了杯烈酒给他尝尝。

“咋样,拿茫部能换几头大象么?”侯大宝问。

商队头子皱眉思考半天才说:“难,那边不像咱大唐,甚至连爨人都不如。隔着条河的两个寨子都会动兵刃,大点的僚部也只有十几头象,怕是不会换这东西。小郎不如要些别的,老汉一定帮你换回来,就算僚女都成。”

得,傣族还没统一,想等后世万象之国出现估计还要再过几百年。

“这次是进蜀中还是去长安?”

“回长安,这春夏之交雨水太大,山路难行,要是贩货得损去大半,小人要回去歇到夏末在过来。”

“那好,如果爨人没封闭商道,你到长安帮我送封信给昭行坊侯家。我这一共三颗水晶球,全给你做酬劳,把信藏好,要是碰上爨人搜查你该知道怎么做。”

侯大宝手里握着商人通关的官凭过所,不怕这家伙不从。

商队带着所谓的信走了,上边只有一幅画,一个孤零零的小人站在房前挖地,房子四面漏风,粮缸却堆的很满,然后再画个大圈把画圈起来。爨人控制着入蜀的通道,不这么做怕是送不到长安,侯大宝相信堂兄侯方会猜到怎么做的。

姚城的建设依旧热火朝天,路过的商队也越来越多,看来回家过节的传统不是后世独有的。

侯大宝用库房的茶叶兽皮换回大量食盐和铁具,在没有稳定来源的情况下,囤积生活必须品是常态。

苏定方觉着自己的士兵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应该能够走出营地,侯大宝却带来工具要他们继续呆在营地剥树皮,刷桐油。

坦白说,潮湿的姚州想要阴干木头很困难,侯大宝唯一想到的处理方法便是火烤后用桐油浸泡,按杨长史的说法,这样最少可以保持百年不腐。

砖窑和碳窑正常运转,敬君弘已经把城南两座小山砍成了平地。侯大宝不想被后世冠上毁林罪名,因此这里被划为茶树和油桐种植地。

侯大宝不是神仙,种植这种事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专业的事必须交给专业人士完成,在得知茶叶油桐三年内不会见到成效后,小侯开始主攻甘蔗,这玩意当年就成。

几个有种植经验的庄户被扔到城墙上哆哆嗦嗦的讲课,一帮着急开荒的青壮在下边催促,被刚解除禁令的侯老爷子挨个臭骂。

“石头,有多少要多少,别给我提娃娃。”侯大宝捧着竹筒狂喝一气,丝毫不管几个头人的质问。

盘年五部的头人们实在坐不住了,娃娃们已经发展到开始用大唐话跟父母沟通,尽管只是几个简单的用词,可那意味着这些娃娃已经与别的部落有区别,蛮话才是这片土地的主导,会说唐话只能让部落被排斥。盘年五部已经与爨人交恶,再被别的部落排斥,就只能一辈子依靠大唐。

“让那两个教唐话的唐人不再上山,我们就给你送石头。”会说唐话的头人再次开口。

“给你二十匹马,现在就给我送。”侯大宝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