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3章 学堂盛景引贤才,诸葛志善育栋梁(1 / 2)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首页

夜幕深沉,宛城学堂内却灯火通明,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点亮了这片略显荒凉的土地。

诸葛志站在书案前,手中竹简翻动,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为这静谧的夜晚平添了一丝生机。

他眉头微蹙,眼神专注,仿佛在雕琢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这哪里是在制定课程,分明是在编织一个关乎天下未来的宏伟蓝图。

笔尖蘸饱墨汁,在竹简上流畅地书写着,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他深远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文、武、医、农、工,五个大字赫然在列,如同五根擎天之柱,支撑着他心中理想的教育体系。

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仅依赖于战场上的厮杀,更需要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国泰民安。

诸葛志将目光从竹简上移开,投向窗外。

皎洁的月光洒在庭院之中,将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银辉。

他轻叹一声,缓缓踱步至窗边,感受着夜风拂过脸颊。

他要培养的,不是只会舞刀弄枪的莽夫,而是文韬武略、胸怀天下的全能之才。

在他看来,将领若不能明辨是非、体恤百姓,即使武力再强,也终究只是一个祸患。

他重新回到书案前,执笔继续书写,心中规划着详细的课程内容。

为了培养将领们的战略思维,他特意增加了兵法韬略的课程,诸如《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经典兵书,都将成为他们案头必备的教材。

同时,他又考虑到实战经验的重要性,将亲自教授骑射、格斗等技巧,务必使他们能够身经百战而不败。

不仅如此,诸葛志还强调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他要求将领们必须精通诗词歌赋、熟读历史典籍,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让他们更加懂得尊重生命,爱护百姓。

他认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将领,才能真正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诸葛志一丝不苟地完善着每一个细节,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他深知,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关系到未来的走向。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堂,更是他实现心中理想、改变天下命运的起点。

他将手中的竹简轻轻放下,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这些教学计划,字字句句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期望。

他相信,经过这里的培养,定能涌现出一批批文武双全、忠肝义胆的栋梁之材。

这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一个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试探:“先生,夜已深,是否需要休息?”

诸葛志微微一笑,并未回头,只是轻轻说道:“不必,我还有要事处理……”

诸葛志深吸一口气,将最后一条完善的课程计划誊抄完毕,这才放下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

为了让学堂的课程更加丰富实用,他不仅亲自制定教学计划,还广发英雄帖,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前来授课。

他知道,仅凭他一人之力,难以覆盖所有学科。

他要打造的,是一个汇聚天下英才的学府,一个培养未来栋梁的摇篮。

他的邀请如同春风般吹遍了大江南北,引来了无数饱学之士的关注。

一位精通农耕的隐士,放下手中的锄头,带着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前来;一位医术高明的医者,背着药箱,不远千里赶来,只为将毕生所学传授给更多的人;一位精通冶炼的工匠,带着他的工具和图纸,来到了宛城,准备将他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下去。

宛城学堂,一时间热闹非凡,人头攒动。

原本寂静的城池,因为学堂的建立,注入了新的活力,如同沉睡的巨人,正在缓缓苏醒。

天下学堂课程设置全面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引起了天下学子的广泛关注。

学子们奔走相告,纷纷收拾行囊,准备前往宛城求学。

一个寒门学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家境贫寒,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一直以来都只能在家自学。

如今,诸葛志创办的学堂,不仅课程设置全面,还为贫困学子提供帮助,这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他紧紧握着手中的书简,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