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缺乏与东南亚作战的条件;
二是现在的东南亚不适合农耕。
且土地贫瘠、蚊虫肆虐、交通不便、地形多变、台风光顾、民族蛮夷。
在这个时期的文献上,瘴气这两个字出现最多。
其实这是对南方的恶性疟疾的一种称呼。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时,就有“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和“瘴气密布,触之即死”,使军事行动受阻的描述。
唐朝攻打南诏国时,派出七万征讨,结果将士十之七八死于疟疾和饥饿,由此导致全军覆没。
这个时代可没有奎宁,军队一旦遭遇疟疾,几乎就可以说是不战而败,没有这玩意儿,去东南亚打仗纯属是搞笑。
英国人打进缅甸时,发现缅甸还有大量未经开发的土地,步入工业化时代的欧洲人开发起来都费劲,更别说这个时代。
所以两广地区到明朝都还是流放犯人的地方,现在指望开发东南亚,好像有点困难。
不过有困难就克服困难。
批完奏折,再去深宫大院给妃子们上上课。
次日上朝时。
等文武大臣汇报完各种事情后。
原随云便宣布南下的决定。
“诸位爱卿,朕要你们积极从大宋吸引专业人士进入大理,大力兴修水利,改善当地民生,慢慢向南边蚕食。”
大臣们瞬间怔住。
“向南边蚕食?”
“陛下,这会不会造成国库空虚?”
“陛下请三思啊,南边疆域土地贫瘠、蚊虫肆虐,此举实在是不妥。”
“请陛下三思!”
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陛下才刚继位,你们就违背陛下的旨意,莫非想造反?”
“陛下此举是为了彰显我大理国的大国气概,只需几年时间,相信南边那些蛮子就会臣服于我们。”
“不错,此举虽然是会花费不少的钱财,但微臣相信,一定能够拓展我大理疆域。”
“……”
满朝文武大臣开始吵起来。
争得面红耳赤的。
保守派觉得那里不合适发展,而且土地贫瘠。
激进派则认为可以去那边发展,扩大大理的疆域。
又不是大兵讨伐,无需担心吐蕃会趁机南下。
原随云道:“朕不是在和你们商量,至于钱财,朕自会有办法,现在说第二件事情。”
众人马上安静下来。
想知道这位新皇要下什么指令。
原随云并没有让他们等太久,继续下第二道旨。
“同时想办法从大宋吸引人口过来,政策是只要承认自己是大理国民,成为朕的子民,就按来的人口分地,连幼儿和妇女过来都给半亩地。”
“至于地就是南边那些地方,如果遇到有阻拦,我大理国可派兵相助,另外他们也可以加入我大理国的兵籍。”
“这就是朕的两道旨,你们去补充完整,再交于朕审阅。”
人不够就吸引人过来。
土地什么的应该能够吸引别人。
先把人吸引过来。
奎宁什么的可以想办法解决。
如果来的人够多,可以给这些人分封爵位什么的。
等他们都打下地图,再将他们给宰了,吞下他们的土地和人口。
大臣们瞬间面面相觑。
都觉得新皇继位,是想着要扩张疆域。
不过如果疆域扩大,好像也不错。
原随云直接宣布退朝。
心想当皇帝好像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莫非自己只能当一名一事无成,终日沉迷于酒肉声色的昏君?
下了朝,他习惯翻看自己的物品栏。
没想到居然有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