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一个让秦始皇头疼、逼得刘邦和亲、长期肆虐中原大地的民族,在南北朝时期为什么消失了呢?
匈奴人在中国建立的最后一个朝代,叫着夏,我们习惯称之为胡夏。他的建立者,就是铁弗部落的赫连勃勃,匈奴左贤王刘卫辰之子,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美男子。
赫连勃勃是个浪漫的人,他想建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只有这样的城市,才配得上匈奴人的荣光。
这座城市取名为“统万城”,顾名思义,他想一统万邦,做天下的主人。
城池建成后,他亲自为四门题名,东门叫招魏,南门叫朝宋,西门叫服凉,北门叫平朔,这野心都藏不住了。
他还打了一把刀,叫大夏龙雀,作为镇都之宝。谁知道最后统万城消失了,大夏龙雀成了中国十大名刀之一。
赫连勃勃再浪漫,也只能和匈奴部落一样,轮为别人的陪衬品。他就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焘,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一个让匈奴在亚洲消失的人。
拓拔焘,小字佛狸,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在他手上五胡十六国彻底终结,北方一统。
辛弃疾有首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里的佛狸祠下,指的就是拓拔焘。
拓拔焘16岁登基,17岁就亲自带着部队打跑了北魏仇敌柔然。当他把目光转向统万城时,匈奴人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前秦皇帝苻坚统一北方,靠汉人王猛。拓拔焘的成功,离不开一个汉人书生,崔浩。
崔浩的加持,不仅解决了内政问题,更关键的带来了正确的战略选择。
打匈奴是崔浩提出来的,只有拿下他们占据的关中地区,北魏才能走出去,有具备气吞万里如虎的帝国气象,当然崔浩是个汉人,占据关中,对他来说,才算正统。
拓拔焘力排众议,同意了崔浩的说法。谁能拒绝拿下关中、囊括中原、成为真正霸主的诱惑呢?
不是鲜卑人害怕匈奴人,只是大家都害怕那座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城五仞,其坚可以砺刀斧的统万城。
将军们怕,拓拔焘不怕。他不但要打,还要自己去打,就带两万骑兵。
他让大将奚斤带四万人打蒲阪,周几带一万人打陕城,进逼潼关,剑指长安。
他自己呢?带着骑兵,发动了闪电战。从云中郡一路直奔统万城。当北魏骑兵到达统万城三十里的时候,赫连勃勃的继承人赫连昌还在和大臣们饮酒作乐,因为这一天是冬至。
仓促应战的赫连昌输了,丢下些尸体,就拼命往城里跑,北魏军跟着就往城里冲。城里城外一片乱战,从白天打到晚上,拓拔焘人生地不熟,怕晚上打起来吃亏,带着人就退出来了。
赫连昌在皇宫里,暗自松了口气,只要你出去了,就别想进来了。第二天开始,关门,高挂免战牌。
这次拓拔焘是没再打进去了,但赫连昌不知道的是长安丢了,丢的很戏剧化,当然还是得归功于拓拔焘敢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