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抗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金兵来势汹汹,大宋军队节节败退。李纲之贤虽然心急如焚,但仍旧坚持信念,不断鼓舞士气。
一日,李纲巡视战场归来,见一士兵满面愁容,便上前询问:“你为何如此忧愁?”
士兵答道:“大人,金兵势大,我等恐难抵挡。”
李纲拍了拍士兵的肩膀,鼓励道:“勇气不是来自敌人有多弱,而是来自自己有多强。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必能战胜金兵。”
士兵听了李纲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大人,我明白了。我愿随您一同抗金,至死方休。”
在李纲的鼓舞下,大宋军队士气大振。他们与金兵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成功击退了金兵的多次进攻。
然而,战争的残酷并没有因为一次胜利而结束。李纲深知,要想真正战胜金兵,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于是,他更加努力地策划战略、招募义士、整顿军纪。
一日,李纲在书房中沉思良久,最终长叹一声:“中兴功业之不振,非一人之力所能为也。但愿后世之人能够吸取教训,勿使我大宋重蹈覆辙。”
说罢,李纲提笔写下了一篇长文,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心得与感悟。这篇文章被后人传颂千年,成为了激励后世志士仁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李纲接受任命后,立即开始了他的工作。他深知国家的安危系于军队的强大,因此决心整顿朝纲,选拔贤能之士,加强军队的训练,以提高国家的战斗力。
他和宗泽利用河北、河东等地民兵补充到军队之中。因为当时,各地义兵兴起,打着勤王的旗号,却各怀心思,难以统一调度。但朝廷眼中的这些“匪”“寇”兵力雄厚,是李纲与宗泽一心争取的对象。淮南的杜用,山东的李昱,襄阳的李孝忠,都被李纲调兵遣将一一讨平,降者多达十余万,归于诸将帐下,听候调遣,构成一道横跨数州的防线,只待渡河讨伐金兵。京西、淮南、两河一带的“草头王”们也在宗泽爱国精神的感召下,纷纷加入匡扶宋室的队伍。
濮州义军的首领王善,自称手下有数十万之众,兵车万乘,本来不给宗泽好脸色看,还想出兵占领汴京。宗泽听闻此事,亲自前去劝降,单骑入营与王善相见,请他加入抗金大军,说:“朝廷正当危难之时,如果有一两位如你这样的人,岂还会有敌患?今日就是立功的好时机,机不可失啊。”王善一看,宗泽年近七旬,还一心为国为民,极富诚意,对他佩服不已,二话不说,解甲归降。
寿春人丁进,江湖人称“丁一箭”,聚众数万人,听闻宗泽的威名,带兵前往京城近郊求见。宗泽的部下都担心有诈,宗泽却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何况是人呢?”丁进到后,宗泽亲自接见,像对待老部下一样与他亲切交谈。丁进十分感动,当即请宗泽前去视察他的部队。宗泽毫不怀疑,第二天就去慰问了丁进的军队。从此,丁进所部归入宗泽麾下,成为保卫汴京的一支生力军。如果发现队伍中有人怀有二心,丁进会果断地将其斩杀。
除此之外,还有外号“没角牛”的杨进、李贵、王大郎、王再兴等各自拥兵割据一方,宗泽晓以大义,将他们一一招降。李、宗二人对主战派的同志,也都是知人善任。
经过改编和整对,宋朝的军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完善,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志气异常高涨。
李纲举荐的张所与傅亮两位主战派将领。他们,一个曾在北宋担任御史,一个则因李纲的赏识而崭露头角,此刻都肩负着收复国土的重任。
河北路招抚使张所说道:“傅亮,你我二人被李纲大人举荐至此,责任重大。河北的百姓,正饱受金人的欺凌,我等必须尽快招募民兵,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河东路招抚使傅亮说道:“张大人所言极是。我曾听闻您在北宋时,就主张招募河北民兵救援京城,此等见识,令我敬佩不已。“”
张所说道:“那时,朝廷上下一片求和之声,我虽力主抵抗,却独木难支。如今,我们有了重新振作的机会,定要让金人知道,我大宋子民,亦有不屈之志。“”
傅亮说道:“正是如此。我虽未曾经历过您那时的困境,但也能感受到那份无奈与悲愤。如今,我们定要让金人见识到我大宋将士的英勇。“”
张所答道:“嗯,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河北的民兵,都是熟悉地形、骁勇善战的勇士,只要我们加以组织、训练,必能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傅亮说道:“张大人,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先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宣传招募民兵的消息,同时,我们也在各地设立招募点,吸引有志之士加入。”
张所听完:“好主意!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迅速扩大队伍,还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行动。傅亮,你果然是个有谋略的人。”
傅亮笑着说道:“张大人过奖了。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大宋定能重振雄风,驱逐金人。“”
张所高兴道:“说得好!傅亮,你我二人,定要齐心协力,共赴国难。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手中有力量,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不久后,招募消息传遍河北各地,无数有志之士纷纷响应,加入民兵队伍。张所与傅亮二人,亲自训练士兵,讲解战术,士气大振。
张所在训练场上对士兵大声说道:“将士们!我们是大宋的子民,我们的家园正在遭受金人的蹂躏。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理,我们要拿起武器,保卫我们的家园!“”
士兵们齐声:保卫家园!保卫大宋!
傅亮巡视战场后说道:“张大人,看这些士兵的眼神,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败金人,收复失地。“”
张所坚定地说:“没错!傅亮,我们要让金人知道,我大宋的子民,不仅有智慧,还有勇气。我们定要让金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随着训练的深入,民兵队伍逐渐壮大,战斗力也大幅提升。张所与傅亮二人,带领着这支队伍,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最终成功驱逐了金人,收复了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