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宋春雪乘飞舟回到金城。
腊月二十三,据说这一天灶王爷会上天庭,除夕夜回归。
送走灶王爷,二十四日便可以大扫除,里里外外的清扫,也不怕担心惹得灶王爷不欢喜。
她花了五日时间,去每个孩子家中住了一晚。
给买个孩子买了鲜肉零嘴儿,白面和烟花爆竹,看着孩子们拿着小小的爆竹蹦蹦跳跳的样子,她很是欣慰。
这样的日子,每个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谷满粮仓,国泰民安。
五个孩子都成了家,看着他们忙忙碌碌还要哄孩子,宋春雪忘记了怨恨。
看着老大跟他媳妇在厨房里一起忙碌,为她做了好些吃食的样子,她庆幸自己醒悟的早。
看着老大那张跟他爹极为相像的脸,她才想起曾经自己偏袒老大,也是因为曾对江树明用过真心,对他有怨有恨还有遗憾。
可那又如何。
她思索再三,还是没有将那和尚的事告诉老大,只是听老大提到到家里讨水的和尚时,安静的听他说完。
原来,和尚来这儿时化成了年迈老和尚的样子,穿的破衣烂衫,还留宿了一晚。
“娘,那人问起我爹,说我爹已经投胎转世了,你觉得是真的吗?”
老大抱着孩子靠在炕头边,看着腿边炕桌上的炖排骨,轻声道,“那和尚还去咱们的老院子看过,咱们庄子上的人都说,那和尚走路姿势跟我爹一模一样。”
宋春雪看着他没有说话。
陈凤生的两个孩子话都比较少,也不会粘着老大,老大怀中抱着的是他和徐大红的第一个孩子亮亮。
小姑娘跟老大长得很像,学说话的年纪,一口一个爹爹,喊的老大脸上笑呵呵的。
孩子的家事,她也不会掺和,不会多说。
居家过日子,养一家小的就是如此,柴米油盐酱醋茶,鸡毛蒜皮没小事。
孩子一天天长大,自己一天天变老,一眨眼就半截埋入黄土了。
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她已经尝过了。
所以,她是心疼老大的。
他是自私自利,目光短浅,但他是宋春雪自己生的,怨天怨地还得怨自己。
是她自己只顾着生,却没本事教孩子。
如今站得高看得远,曾经那些让她痛苦挣扎的事儿,好像算不上什么。
人之所以痛苦,不过是看不穿,还求得多。
临走前,她没有推辞老大两口子装的好吃的,留给他银两和布匹,便牵着骡子离开。
腊月二十七日,正是四九时分,冻得人耳刮子生疼生疼。
宋春雪来到了三娃家,跟他坐在一起嗑瓜子吃烤洋芋,还吃了油爆猪肚子猪大肠,木兰的手艺是几个儿媳妇中最好的。
“娘去了京城,脸色更好了,看来跟谢大人在一块儿,你的心里更安稳些。”三娃剥了个清水蛋递给她,“我们几个都挺好的,娘不用担心,其实不回来看我们,我们也没关系。”
宋春雪睨了他一眼,“嘴上说着没关系,私下里聚到一起肯定说,我有了谢大人就不记得自己生的崽了。”
三娃笑了起来,抬手将掉在衣服上的鸡蛋壳拂在地上,眼睛都快看不到了。
“你咋知道,老四前两天还说呢,看你如此公平公正的,每家住一晚,每家一条猪大腿,每个娃五两银子的压祟钱,每个娃一个银镯子,分明是赶着回去见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