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程比秦兆阳要小几岁,由于早年间曾是战地记者,后来在XJ转战文艺战线,便专攻于《夜袭粮站》这类军事题材作品。
但与方兆中写的谍战类小说所不同的是,杜老同志的作品场面更加宏大,譬如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其中就描写了不少有关正面战争的细节。
秦主编之所以这么说,还有一个原因是,七十年代之后,能写军事题材的作者已经很少了。
比如余华、莫言等八十年代先锋文学代表作家,虽然在早期创作文学作品时时常写农村与部队的题材,但与《保卫延安》这种宏大作品相去甚远。
前者更像是一种披着军营外衣的知青文学。
方兆中当然知道杜鹏程先生是谁,很快从半塌了的老沙发里站起身来:“这不敢当,我对军事实在了解不多,像《风声》里的许多谍战知识、情报战斗,大多靠想象,并不一定真实。”
秦兆阳主编招了招手,示意方兆中到身边来,两人一坐一站,借着傍晚的光线审看作品。
“写作嘛,多要牢记一点,源于生活,也要高于生活。
我们现在很多文艺工作的同志有一点毛病,就是太看重灵感是否来自生活,说好听一点是脚踏实地,说不好听一点就是缺乏想象力。
在这一方面,你的《风声》就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这里:
‘张司令截获了一封电报交给肥原,肥原看罢电报,预估老K从西安出发,便让人去收验笔迹的纸条,以此探查老鬼的行踪。’
我觉得这里的创作就很合理,能接的上故事逻辑,又为下面审讯吴志刚,写‘其中四个字就像用图章盖上去的,或许瞎子也能摸得出来’做了预告,
但如果换一个人来写,他可能就要写‘肥原从电报里得知了蛛丝马迹,暂时瞄准了吴志刚’。
这样的写法,多么枯燥乏味啊!远不够生动有趣、扣人心弦。”
方兆中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转了个话题问道:“您觉得改的第一稿能不能过?”
秦主编笑道:“你先回去等消息,等我这两天认真看一遍,把批注给你打好,你再回去思考思考——放心,大问题应当是没有的,有问题也只是些小毛病。
你有时间精力的话,就把剩下的稿子赶出来,我们争取能在第二刊开始连载《风声》。”
这是得到了肯定啊。
方兆中接话非常快:“第二刊就登《风声》?”
秦主编笑道:“怎么,没有信心?”
“您都这样说了,哪能没信心?有,当然得有!”
改好了第一版稿子,方兆中信心大增,中午在人文社食堂吃过饭,便和冯既才相伴回到宿舍楼。
几天的时间里,他和大冯同志关系日益拉近,除了早上必须进行的广播体操活动项目,两人时不时在饭后散步,借机讨论讨论创作灵感。
当然,另一位贾平凹同志早坐火车回了陕西,说到了编辑部给他们来信问候,顺道邮寄一点西北土特产。
得了秦主编的肯定,方兆中埋头在房间里改稿,间或给大姐写一两封信,往家里报平安。
门响了,这次造访的是王记者。
这位记者同志一点不见外,拎着一小麻袋的东西,哗啦一下堆在方兆中的书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