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行看着她每一步都轻快地往前走去,没过几步又慢了下来,似乎在寻求淑女步态的端庄。她在快到月洞门时,落霞忽然说“呀,什么贵重首饰都没有戴,这么素净,会不会失礼于客?”
她没有主见,只是眨眼看着景行。他含笑回答“天然雕饰,姐这样已经很好。况且穿金戴银也显老气。”
若昕笑道:“他说的一向很对,我还嫌戴首饰太沉了呢。快给我带路吧。”
席间,谢家父母坐上首,若晔夫妻坐谢欲下首,蔡玉铖坐兄嫂下首。若昀若昕二人坐孟氏下首。景行立在若昕身后,随时应对她的不时之需。但似乎意料之中,这场宴会,她很安静,只是默默地吃眼前的菜。
谢欲在和女婿话完家常后,自然要对客人也表示出热情。“蔡公子今年多大了?”
“伯父,我今年十五岁了。”
“哦,还在念书吧?”
他略一点头,端起酒盏很青涩地给谢欲敬酒。蔡玉铭遂说“爹,您别见怪,他一贯腼腆文弱,只爱念书。都这么大了,我父亲几次让他跟着我学打理家事,将来也好继承家业,自立门户的。可他偏不,犟得很,就是要念书,将来还要去考大学。劝了几次不听,我们也就由他了。不指望他能考什么状元回来。”
这番话很迎合谢欲的心思。他笑道:“书中自有黄金屋,公公子将来前途一定不可估量,不是当部长就是大学教授吧。”
那四个字轻而易举地戳中了景行的心。他低下头,一时半会儿竟无法压制住混乱的思绪。
孟氏亦称赞道“好俊秀的模样,性子又安静沉稳,难得的是勤勉好学,真的是万里挑一的人才。不知道亲家有没有替他定下终生大事?”
蔡玉铭忙笑道“哪有的事,他成天躲在书房里不出来,哪里有人家看的中他。今天才冒昧带着他出门见见世面。”
孟氏颔首后含笑不语,又亲自给他夹菜。到饭毕时,谢欲带新婿去书房,有几位好友午后也要来见。孟氏则让若晔跟她回房说话,她忽然又叫景行:“你也过来,有几句话想问你。”
景行遂跟在她身后。她又吩咐下人:“碧华,你先带三姐回去。另外再带两个稳妥的人带蔡爷好好逛逛我们的园子,另外吩咐茶点房准备上等果子,一并跟着蔡爷。”
景行跟着她们回到内院。孟氏拉若晔在身边坐了,问:“在家里还住的好么?”
“他对我很好。公婆也很好,才去的第二天,就把内院的管事牌子交给我,让我只管历练,不要怕错,不懂的地方问几个管事的就行。只是我笨,连最基本的账都还看不来呢。”
“那就好,不会可以慢慢学。我刚来那会儿,胆子,又没当过家,连话都说不通。全是林嬷嬷替我说的。下人还在私底下笑我,新奶奶该不会是个哑巴?既然蔡家看重你,你也只管拿出当家太太的架子,别让那群奴才看轻了。只是一点,虽然有的是有资历的管家婆子,你有什么大事,都得先去问过你婆婆才好。日常请安,汤羹侍奉,还有丈夫的衣食住行,哪怕有成堆的下人在,也都是该是你的分内事。气势要有,但最要紧的是贤淑明礼,一点错处都挑不出来,这才是最能让人心服的。明白了吗?”
若晔一一听了,她虽只有十六岁,但行事一贯端庄稳妥。蔡家又是很重规矩的仕宦门第。孟氏也不担心她到了新家会受委屈。
“对了,娘,我才到家,就听说四姨娘有了喜,是真的吗?”
孟氏颔首笑道:“玉玫是个有福气的,才来多久就能给你父亲添子添福。”
“那也是娘教导有方,自然也是您的福气。将来有个弟弟承欢您的膝下,等我们出了阁,,也就放心您和父亲了。”
“三丫头爱闹腾。这两日看你出去了,我心里就更急了,只怕还得教个三五年才好送出去。也好,她早早地离了我,只是更冷清罢了。倒不如趁还能见,多留几年。”
“不妨事,母亲今日正好见见,我想昕儿也该明白了。”
她们聊到这些话,又絮絮叨叨说了半日。孟氏生怕若晔在琐事上不如意,又教了一番话。过了许久她才想起景行,问:“你近来跟着三丫头,她可收敛了一些?”
景行回答:“三姐功课都过得去,老爷也满意。针线上的事的不能留心,但是听落霞姐姐的言语,三姐想必进益了不少。待的回去后,把姐这段时日的绣品送给太太看,您便知道了。”
若晔道:“这子平时看着老实巴交的,原当是个闷嘴葫芦。不成想说话倒是很有条理,也守规矩。难怪母亲肯让他跟着三丫头。”
她对彩珠说:“你去给我把那纱拿来。”
不过一会儿,彩珠就捧着一个盒子过来。里面铺了一层蚕纱。近看才显出极淡薄的浅青色,轻浮缥缈,犹如观望远山烟岚。
孟氏道:“这是原江南织造的女工织出的纱帘,叫远山雾。如今入了春,花开得多,虫子也多。你带回去,把这挂在三丫头的卧房里。省得她晚上睡不安稳,要是被虫咬了可不好。”
景行答应着,捧了匣子,见孟氏再无其它吩咐便先告退。
三姐的屋子就在孟氏院子的后头,他没两步就走到了,但并没有在屋中看见若昕的身影。他放下东西,问锁红:“三姐还没回来吗?”
锁红懒懒地打了哈欠,说:“三姐不是去见客了吗?在湖边陪什么蔡公子玩呢。其它人都没回来呢。挽绿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景行往外面走,锁红在后面笑道:“唉,你要过去伺候吗?那敢情好,我就不去了,昨夜没睡好,现在正想补个回笼觉。”
他没有理会,听见理所应当的“伺候”二字,不明白为何会对此事生出并不乐意的情绪,而此种情绪正让他难以控制地往花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