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初入修炼世界(1 / 1)我在远古修真界的时光首页

苏晓只得搜集多种灵草供给他们挑选,特意选取了几种灵动羊喜爱之物以及那些看上去生机盎然的品种,按照种类一一投放至灵兔居所之内,如此一来,它们食用何种草料便能一目了然。

喂毕灵草,苏晓并未过多干涉,而是给予二者充足的时间去适应新环境,同时也将一群初涉修行的小原生族人遣返回部落。他们都倚靠在围墙上围观,使得两只灵兔畏惧不已,不敢稍动。

灵兔在圈中居住得宜,仅过了三日便已然全然适应此地生活,虽然仍旧对外界存有戒心,但已不再时刻蜷缩于巢穴之中。门口堆积的一片净土,显现出它们已然对洞穴进行了一番巧妙的改造。

苏晓并无插手之意,任由二者自行磨砺与进化。

次日夜晚,灵动羊也被安置其中,即便心有不甘,却终难抵挡住苏晓的果断之举,将其直接引入居所内。目睹这一切的巫,嘴唇蠕动一番,最终并未出言反驳。尽管他十分喜爱灵动羊,但他深知,长久将动物拘禁于洞窟并非长久之计,更何况神使之言曾提及,灵动羊白日仍可外出,只需夜晚回洞安寝。

送走灵动羊后,苏晓终于得以沉眠一夜无扰,再也不会有湿润的舌尖于清晨唤醒他,所谓“舔羊”,在修行世界亦是前所未闻之事。

稻田内的秧苗已渐成熟,可供移植种植,腾蛇部落的第一度耕作就此拉开序幕。然而,在播种之前还需对田地略作整治,上次虽已将土壤翻转,但并未平整地面。经过十余日水浸,田间的腐叶及草木灰已被土壤悉数吸纳。

几位部落成员手持犁耙往来耕耘,每具犁耙之上皆蹲坐着一名幼童,此举乃是名为农的原生族孩童智慧的结晶。起初,人们在使用犁耙时总感轻飘无力,只能倒行操作且需用力下压,既耗力又不得舒坦。当农看见奔腾而过的黑铁,灵感突现,何不让年幼一些的孩子站到犁耙之上以增加重量?这样一来,便无需自身着力下压,而一个孩子体重适中,刚好能满足需求。于是他唤来黑铁试验一番,可惜很快便放弃此法,原来黑铁已近双十年华,体格健硕,尽管足以稳压犁耙,但却略显吃力。

既然黑铁不可行,部落中尚有更为稚龄者,于是这些小小孩童被征召而来充当配重。这一变动果真令众人轻松不少,苏晓见状,便又添置了一条牵引绳索,自此可拖曳前行,更是便捷无比。

然而,犁耙体型偏小,孩子们站立其上颇为摇晃,且不便扶持。众人只得屈膝蹲坐,虽皆心怀忐忑,但神使言明,若表现出色,他们都将获得一日休假的机会。实际上,今日苏晓本无意教授,正好借此机会哄骗这群纯真的小家伙们。此刻的他笑容满面,心中感慨万千——二十多年的学海生涯所积淀的情感,如今正滋润着眼前这群天真烂漫的小原生族人。苏晓不禁为之喜悦……

伴随着天地元气的涌动,修炼与农耕交织的季节到来,三亩灵田整理之功迅速完成,待到青翠欲滴的灵秧尽数拔起,田地亦已平整如镜。今日,部落内兴起了一场宏大的集结行动,采药队全体成员倾巢而出,更有数位炼体期弟子充当助手。

一束灵秧约有百余株生灵之芽,它们在苏晓这位洞虚境界指挥者的调度下,纷纷散落在灵田之中,便于后续弟子插秧之时轻易取用。未用尽之秧苗只需随手抛至身后即可。

插秧乃一门精妙的修炼技艺,尽管苏晓未曾亲身体验,但对于其中的窍门却有所了解。他以左手持握灵秧,右手从中挑选出三四棵,以中指与食指犹如灵诀般捏住秧苗根部,如此插秧既能保护灵根不受损伤,又能确保其扎根于田间。将秧苗对准掌心,随后将其深深植入泥土之中,插入深度约为根部三分之一为宜,过浅则难以稳固根基,过深则会阻碍其生机勃发,甚至可能导致秧苗死亡。

灵秧之间的间隔,需保持双拳宽度,这样一来,眼前呈现的便是一片六株一组的布局。众人依此法后退式插秧,如此便能避免踩踏到秧苗。

苏晓告诫众弟子务必尽量保持均匀分布,既美观又有利于灵秧的茁壮成长。为了追求更为精确的标准,他在田边特意插下一排作为标杆,此后众人只需紧随其后操作,如此偏差想必微乎其微。

人群之力,浩瀚如海。二十几位弟子分布在三亩灵田之上,每人负责的区域不过一分多地,虽均为初涉此道,动作略显迟钝,然而一分地的任务对他们来说并无太大难度。短短半日光景,众人便完成了所有灵秧的插种工作。

即便有了苏晓精心设定的参照物,最终成果仍显得参差不齐,然而整体来看尚属合格。毕竟,这可是众人的首次尝试。苏晓曾听闻,修行界中有神通广大的前辈,单日之内一人便可独自完成两亩灵田的插秧,且排列整齐划一,宛如阵法一般。

在这插秧之际,苏晓亦知晓一种名为“开秧门”的仪式习俗。原意为祈愿稻谷丰收,由族长引领众人祭祀,而后共享丰盛宴席。插秧时,则由族中德高望重者率先种植第一棵灵秧,年轻弟子随之泼洒酒水与泥土相交融。

虽然部落并未举行正式的祭祀仪式,但首棵灵秧却是由苏晓这位神使之身亲自所植,他在部落中德艺双馨的地位无可挑剔。而那些顽皮的孩童在协助插秧之余,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开秧门的传统嬉戏之中。

夜幕降临,部落里自然少不了庆祝之举,此次大规模的劳作不仅是部落历史上的第一次,更是苏晓有意为之的大局扩展。理论上讲,这三亩灵田根本无需调动二十多人参与,但为了让部落子弟尽早熟悉并适应未来更大规模的种植需求,等到明年全面铺开时,他们便不至于因突如其来的工作量而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