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天子令(2 / 2)重生为北汉燕王首页

不论如何,刘宏对敖烈颇为厚待,将他提拔至骠骑将军、冠军侯,赐开府仪同三司,更曾暗示将大汉江山托付给他和刘协。仅凭这份信任,敖烈理应为刘宏落泪。

吴旭看在眼里,心中感慨万千。虽大汉江山江河日下,但忠诚之士仍不少。当然,这不包括敖烈,他从不在乎谁执政,只在乎百姓福祉。对百姓有益,他便支持;反之,他便会起兵,开创新天地。然而,这些吴旭无从知晓,他只以为敖烈因天子离世而落泪。

稍作平复,吴旭继续宣读:“先帝遗诏,免去刘虞幽州牧职务,即日起赴京担任大司马,辅佐陈留王治理朝政。另,骠骑将军、冠军侯敖烈平叛有功,晋升幽州牧,原有职位不变。钦此!”

刘虞、敖烈齐声道:“谢天子隆恩。”

将刘宏的遗诏交付之后,吴旭又取出一封圣旨,朗声道:“此乃新帝登基后的天子第一令,赐予敖骠骑,接旨吧。”

敖烈再度跪伏,静候吴旭宣读天子的旨意。

吴旭展开刘协的圣旨,诵读起来:“大汉天子诏,朕初承大统,内心惶恐不安,只因朕年少,未能稳掌国政。先帝遗命,封刘虞入京为大司马,朕心稍定,内政由此无忧。然边疆之事,朕每思及先帝时期,烽火连天,朝政动荡,百姓受苦。朕日夜忧虑,不得安宁。为求天下太平,特晋升骠骑将军、冠军侯、幽州牧敖烈为骠骑大将军,原有官职依旧,另赐骠骑大将军征讨不忠之权,可佩剑履殿、免拜不名、入朝不趋。钦此!”

此道圣旨,几乎将敖烈的地位推向了无人能及的高度,再进一步,便是封王之礼。为何如此说?这道旨意看似简洁,实则暗含深意。其一,由骠骑将军晋为骠骑大将军,看似仅添一字,实则权柄大增。这一个“大”字,便将敖烈的地位抬升至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在东汉,凡冠以“大”字的将军,皆握有实权,唯有资历极深的老将方能获此殊荣,就连何进,也仅是大将军,尚不及敖烈的骠骑大将军尊贵。

其二,保留原有职位,这意味着敖烈在握有重兵之际,仍可继续执掌幽州牧的职责,换言之,即是令敖烈军政双管,手握雄师,又治理一州政务。此等权责,在刘协之前历任皇帝的任内,实属罕见。

刘协之命,敖烈得授征讨逆贼之重任,此事非比寻常。所谓征讨逆贼,实乃刘协赋予敖烈无边权柄,凡是对朝廷稍有轻慢,或是敖烈疑其将叛逆者,皆可挥师讨伐。若此令早颁,黄祖肆马横行之时,敖烈即可堂堂正正将其问罪!此举显见征逆之权之重,昭示刘协对敖烈的信任深重。自此,敖烈今后无论征讨何人,皆有正当理由。

诏书中明示,敖烈可佩剑履殿,免跪拜,无需趋步。此乃天子仅赐极宠之臣的特权。东汉律,臣子入殿见天子,需卸剑履,殿外候传,得召方能入殿,且需疾步以示敬意。然刘协与敖烈交情深厚,于洛阳共度半年,深受敖烈超时代思维影响,知其不喜繁礼,故解除一切束缚,允敖烈佩剑着履,无须通报直入宫门,无须疾步,大步而行,更不需行跪拜之礼,此举空前,即便是西汉丞相萧何,亦仅剑履殿上,无跪拜之权。敖烈,可谓古今未有矣!

四条政令,足见刘协对敖烈之信重,皆因敖烈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他在洛阳教诲刘协时,暗指不久大汉将陷入动荡,源头便是刘宏之死。继而西凉董卓将祸乱京都,腥风血雨由此开启。虽仅半年,刘协已被敖烈忧国忧民的品格打动,敖烈新颖见解拓宽了他的视野。故而今日之刘协已非历史上软弱的汉献帝,虽年仅九岁,却已懂得把握时机,保全自身。因此,在登基之初,矛盾尚未激化之际,刘协即颁布此诏,赋予敖烈大权,使他驻军外地,对朝中别有用心之人起到威慑。

当然,除对敖烈的信任外,刘协此举还有另一层含义。他深知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掌控大汉,故不惜重赏,拉敖烈为援。以此震慑各地野心诸侯。但归根结底,此诏书源于对敖烈的信任,否则不会予其如此显赫权柄。

宣读完天子第一诏,大殿一片寂静,连宣读者吴旭也惊愕无言。诏书由刘协秘密交予吴旭,其内容吴旭事先不知,读毕,其中深意令吴旭震撼不已!此令与封王何异?仅名号略异耳。

敖烈也感惊讶,未料刘协对他的信任竟至如此地步。脑海中浮现出大婚之日,刘协带着纯真笑脸偷偷窥视显亲殿的景象。当年的稚童,如今已是天子。敖烈清晰记得,那时他最喜欢摸刘协的小脑袋。

"敖骠骑...呃,敖州牧,君侯,请接旨。"吴旭回过神来,提醒敖烈接旨。但他对称呼颇感困扰,叫骠骑将军不合适,因敖烈已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应称敖大将军,却又拗口;称州牧亦不妥,前幽州牧刘虞仍在任,且为敖烈之父,呼之为州牧,颇为尴尬。最后,吴旭改称敖烈为君侯。冠军侯之爵,于大汉历任中,实属荣耀,至今仅四人获此封号,如此称呼既能彰显敖烈身份高贵,又无不妥之处。吴旭之困惑,也难怪,毕竟刘宏刘协父子先后给予敖烈诸多官职。

敖烈身形一震,立于原地朗声道:"臣敖烈接旨,谢陛下隆恩。"既刘协特许免跪,正合敖烈心意,作为穿越灵魂,他并不习惯跪拜。故此,敖烈自然地站着接旨。

吴旭微点头,静默地将诏书递给敖烈。

直至敖烈站立接旨,幽州文武才醒悟,望向敖烈,目光充满热忱。能出席庆功宴者,皆为刘虞信任之臣,忠诚正直。故他们对敖烈受此殊荣并无嫉妒,反而由衷欣慰。事实上,幽州官员大多视敖烈为下任州牧,不少人称其为少主而非将军。现刘虞晋升,敖烈顺理成章接任州牧,官员们皆欢喜。

当下,文臣阎柔领头,武将史涣率领,分成两列来到刘虞父子前,祝贺刘虞升迁,敖烈出任州牧。一时之间,大殿再次喧嚣,众人高声庆祝,祝贺州牧家双喜临门。最终,经史涣提议,本为敖烈庆功的宴会变为欢送兼接风宴,既为刘虞送行,也为敖烈上任接风。幽州数十官员,宴后皆醉归。

三日后,蓟城西门。

刘虞与敖烈并肩站在城墙上,遥望广阔无垠的神州大地。

"还记得你写的《登幽州台歌》吗?"刘虞打破沉默。

敖烈未言,微微点头。

刘虞低声背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烈儿,你身份地位无前例,诗中前两句已实现。往后,务必善待幽州百姓,莫让他们流离失所,悲泣涕下。"

敖烈坚定回应:"父亲放心,儿之志,不止让幽州百姓衣食无忧。大汉千万子民,儿皆挂念于心。"

刘虞拍了拍敖烈宽阔的肩膀,欣慰道:"吾儿有此志,为父养你一场无憾。如今朝局危机四伏,为父任大司马,未知前路。你母,留居蓟城,有你和琰儿照料,为父安心。"

敖烈察觉到刘虞似有托孤之意,面色一变:"父亲何必说此不吉之言,儿与母亲盼您平安归来。但朝局确微妙,小协儿,呃,天子虽登基,尚年幼,何进与十常侍争权多年,此时必不会袖手旁观。但儿认为他们不足为惧,唯一担忧西凉董卓,此人狼子野心,朝中任何变动,父亲切勿让他涉足洛阳。"

刘虞转向敖烈,凝声道:"西凉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