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三章 广渠门(一)(2 / 2)崇祯帝的梦首页

崇祯帝的决策进一步增强了广渠门的防御力量。五千明军被从城内抽调出来,他们迅速出城并加入到袁崇焕部的行列中,死守在防马栏和各处阵地。这些城内守军的到来,不仅为阵地增添了新的活力,也为士兵们带来了更多的信心。

城上的守军同样做好了战斗准备,他们站在城墙上,手中握着大炮和弓箭,随时准备对女真军进行猛烈的打击。大炮的炮口对准了城外的开阔地带,弓箭手和火枪手们也准备就绪,等待着射击的命令。

整个广渠门外的阵地,从城墙到防马栏,从城内的守军到城外的明军,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袁崇焕和他的辽军,以及崇祯帝派来的援军,都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

祖大寿部。

祖大寿骑在战马上,身披棉甲套服,铁盔下的眼神锐利如鹰,手中的偃月刀闪烁着寒光。他身后的辽东骑兵和步军,如同他的延伸,整齐划一地列阵,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祖大寿部驻守在广渠门的南面,他们的位置至关重要,是侧翼的坚强支撑。

王承胤部在西北面,同样肩负着侧翼的重任,他们的存在对于整个战局的稳定至关重要。而袁崇焕作为中军的核心,他的位置是整个阵型的枢纽,他的决策和指挥将直接影响战斗的走向。

在祖大寿还未见到女真军的踪影时,远处传来的万马奔腾声响已经清晰可闻,如同远处的雷鸣,预示着风暴的来临。祖大寿立刻催动战马,开始快速热身,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节奏,长柄偃月刀在他的手中舞动起来,发出嚯嚯的破空之声,显示着他的武艺高强和准备充分。

“戒备,戒备,女真军攻打我部来了,戒备,戒备。“祖大寿的声音如同猛虎下山,激励着每一个明军士兵的心灵,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紧迫感和决心,让士兵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不久,祖大寿的视线中出现了乌压压一片的女真骑兵,他们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迅速向他的阵地冲杀过来。女真骑兵的速度极快,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战斗的狂热和对胜利的渴望。

这些骑兵是莽古尔泰的前锋。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部,他们都是女真军中的精锐,每一个士兵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的勇士。他们的到来,让广渠门的战斗一触即发,祖大寿和他的部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祖大寿紧握偃月刀,目光如炬,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是一场硬仗。

随着祖大寿的命令,明军士兵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抬动着沉重的防马栏,将其重新布置在女真军即将进攻的方向。这些防马栏不仅是物理上的障碍,更是心理上的防线,它们将为步兵提供必要的掩护,使他们能够在相对安全的条件下进行防守。

步军们依托这些防马栏,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蹲下身子,紧握着长枪和盾牌,准备迎接女真军的冲击。他们的眼神坚定,尽管心跳加速,但每个士兵都清楚自己的责任重大,他们是广渠门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祖大寿感到手心出了汗水,他知道在激烈的战斗中,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他叫来一名士兵,用布带将自己的手掌和偃月刀紧紧绑在一起,确保在激烈的战斗中不会因为手滑而失去武器。这个简单的动作,体现了他对战斗的严谨态度和对胜利的渴望。

祖大寿不时挥动着手中的长柄偃月刀,这不仅是对部队阵型的指挥,也是对士兵们士气的提振。他的动作有力而充满节奏,每一次挥动都让士兵们感受到他的决心和力量。他把重兵集中在女真军最有可能突破的方向,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祖大寿坐下的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战斗气氛,它开始嘶叫起来,不时抬起前蹄踢动着,显示出它的不安和兴奋。战马的嘶叫和踢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增添了一份紧张感。

“今日,是精忠报国之时,荣耀将伴随我们。”祖大寿的声音如同雷霆,震撼着每一个士兵的心灵。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荣耀的追求,激励着士兵们为了国家和荣耀而战。

“皇上万岁,大明永存,大明永存。”明军将士们的呐喊声如同波涛汹涌,一波接着一波,他们的呼声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震撼着整个战场。他们的声音中透露出对大明的热爱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女真军的前锋;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部,四部兵马如同四股汹涌的黑色洪流,以雷霆万钧之势凶猛地朝着祖大寿部冲击过来。他们的数量是如此之多,二万人的女真骑兵大军,每部五千人,如同四支锋利的箭矢,直指明军的阵地。

随着距离的逐渐缩短,女真军的冲锋之势愈发显得生猛,马蹄声如雷鸣般轰鸣,大地在他们的践踏下震颤不已。祖大寿站在阵前,他能感受到那股冲天的杀气和压迫感,但他的心中没有恐惧,只有坚定和勇气。

“弓箭手准备,火枪手准备。“祖大寿高举偃月刀,用尽全身的力量吼道。他的声音穿透了轰鸣的马蹄声,传达到了每一个弓箭手的耳中。弓箭手们迅速响应,他们拉满了弓弦,箭矢指向天空;火枪手也已经瞄准目标,等待着发射的命令。

祖大寿身下的大地在震颤着,但他的斗志并未因此而减弱,反而在这股震动中愈发强烈。他的心中充满了无穷的杀意,为了大明,为了袁督师,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哪怕是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祖大寿部虽然只有三千骑兵和一千步军,但他们要面对的是女真前锋二万骑兵的大军。祖大寿知道,今天是九死一生的战斗,但他和他的部队没有退缩,他们的眼中只有坚定和决心。

祖大寿仰首朝天,发出了一声震天的呐喊,他催动着身下的战马来回奔跑,热身的同时,也在寻找着最佳的战机。他坐下的战马感受到了主人的意志,嘶叫着,踢动着,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精忠报国,死而后已。“祖大寿再次虎吼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死亡的无畏。明军将士们也被他的呐喊所感染,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皇上万岁,大明永存,大明永存。“这不仅是对胜利的渴望,更是对国家的信仰和对生命的执着。

女真骑兵的铁蹄在广渠门外的大地上掀起滚滚尘烟,他们如同一股股黑色的风暴,迅速逼近祖大寿部。随着距离的缩短,女真军的冲锋之势愈发显得凶猛,马蹄声如雷鸣般轰鸣,大地在他们的践踏下震颤不已。在即将接触的瞬间,莽古尔泰的命令突然传来,豪格部迅速转向北面,目标改为直指王承胤部,而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三部则继续朝着祖大寿部冲杀过来。

祖大寿部与女真三部的一万五千骑兵正式接触,战况瞬间变得惨烈。两军交锋,刀光剑影,箭矢如雨,战马嘶鸣,士兵呐喊,整个战场被腥风血雨所笼罩。明军的四千人在祖大寿的指挥下,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坚韧,他们硬抗着女真军的进攻,尽管开始渐渐不敌。但女真军的几次冲击,也没能够击穿他们的防线。

祖大寿的眼中闪烁出坚定的光芒,他知道,面对数倍于己的女真军,硬拼不是长久之计。他开始果断地调整战术,命令明军边打边退,逐步向城墙之下靠拢。这一战术的转变,既能够减少直接面对敌军冲锋的压力,又能够利用城墙的防御优势,为明军争取到更多的战术空间。

在祖大寿的指挥下,明军士兵们开始有序地后撤,他们的步伐虽然在退却,但手中的武器并未停歇,依然在与追击的女真军进行着激烈的交锋。他们的眼神中没有恐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命令的绝对服从。

战场上,祖大寿如一尊战神般屹立,双手紧握着偃月刀,目光如电,扫视着冲杀而来的女真骑兵。五骑女真兵凶猛地向他发起了攻击,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杀意,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

祖大寿不慌不忙,他的动作沉稳而迅速,偃月刀一举,如同泰山压顶,架住了三个人的兵器。他的臂力惊人,一压之下,将女真骑兵的兵器压得低垂,令他们难以抽回。紧接着,他回手一砍,力道雄浑,速度迅猛,那两个冲过来的女真骑兵甚至来不及反应,他们的脑袋便已经滑落地上,鲜血喷涌而出。

祖大寿的威名在辽东早已如雷贯耳,女真兵这回亲眼见到他的勇猛,心中的恐惧无法抑制。祖大寿突然发出一声震天的虎吼,那声音如同平地惊雷,让那三名女真骑兵心神一震,手中的兵器几乎脱手。祖大寿趁机斜着一劈,偃月刀锋利无匹,顿时将两名女真骑兵的手臂连着肩膀一起削落,他们惨叫着跌落马下,痛苦地在地上翻滚。

最后一名女真骑兵见到身边的同伴四人先后被祖大寿斩杀,心中的恐惧达到了极点,他竟然被吓破了胆,从马上摔落下来。祖大寿没有丝毫的犹豫,马不停蹄地催动身下的战马,战马高高抬起前蹄,狠狠地朝着这名女真兵的脑袋压下去,只听一声闷响,脑瓜碎裂,血肉模糊。

祖大寿的勇猛和刚烈,让周围的明军士兵士气大振,他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更加奋勇地与女真军交战。

祖大寿在激烈的战斗中依然保持着清晰的头脑,他环顾四周,战场的形势一目了然。他的四千人马面对女真军的一万五千人,数量上的劣势使得战况异常艰难。明军士兵虽然奋勇作战,但已有不少同袍倒在了血泊之中,战死三分之一的沉重代价让祖大寿心中充满了悲痛,但他知道,现在不是哀伤的时刻,守住阵线,退守到城墙下才是当务之急。

在祖大寿的指挥下,明军开始有序地后撤,他们边打边退,尽管压力巨大,但阵型并未崩溃。士兵们彼此依靠,相互支援,一步步退向城墙之下。城墙上的明军见状,立刻开始了有力的支援,箭矢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覆盖了女真军的冲锋路线,大炮也发出了震天的轰鸣,炮弹在女真军中爆炸,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女真兵在这样猛烈的火力打击下,死伤众多,冲锋的势头被迫遏制,他们不敢再追击祖大寿部,开始犹豫和退缩。城墙下的明军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机会,他们迅速重整阵型,准备迎接可能的下一轮攻击。

莽古尔泰在远处观察着战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冷静和果断。眼见一时难以消灭祖大寿部,他立刻下达了新的命令,让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三部迅速后撤,远离城墙的火力范围。随后,他再次调整战术,命令这三部兵马立即加入豪格部的攻击行动,集合起更强大的力量,一起冲杀北面的王承胤部。

女真军在莽古尔泰的指挥下,迅速调整了阵型和攻击方向,他们的行动有序而迅速,显示出了女真军队的训练有素和纪律严明。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三部的士兵们在后撤的同时,开始向豪格部的方向移动,准备集结成一股更强大的力量,对王承胤部发起新的攻势。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每一方都在寻找着制胜的关键。祖大寿部虽然暂时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但战斗远未结束。

王承胤部。

王承胤站在战场的一处高坡之上,眼前是黑压压一片的豪格部的骑兵,如同一片迅速移动的乌云,带着雷霆万钧之势向他冲杀而来。他心中一紧,看着自己手下的四千兵马,与杀气腾腾的五千豪格骑兵相比,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王承胤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无力感,他知道,自己所部的兵力难以抵挡这股强大的攻势。

在这种生死攸关的关头,王承胤的胆怯战胜了勇气,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向南溃逃。随着他的命令,明军士兵们开始慌乱地撤退,阵型迅速崩溃,士兵们争先恐后地逃离战场,场面狼狈不堪。

在溃逃的过程中,王承胤回头望去,只见豪格部的后方,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三部也加入了追击自己的行列。女真骑兵的数量愈发庞大,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王承胤的心中更加绝望,他意识到,自己所部的四千兵马在如此众多的女真骑兵面前,更是无力回天。于是,他溃逃的速度更快,明军士兵们的队形彻底散乱,恐惧和混乱在他们之间蔓延。

城上的明军目睹了这一切,他们对王承胤的溃逃感到万分无语和尴尬。原本严整的阵线,因为王承胤部的溃败而出现了缺口,城上的守军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知道,王承胤部的溃败不仅影响了士气,也可能会对整个战局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此时,袁崇焕的左翼,也就是南部的祖大寿部虽然被迫退到了城墙下,但他们并未被女真军所击溃,依然保持着作战的能力。祖大寿的士兵们在城墙的掩护下,重新整顿,准备迎接可能的再次进攻。

然而,右翼也就是北面的王承胤部的溃败,却对整个战局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他们不战自溃,向南挤压过来,直接影响到了袁崇焕的中军。袁崇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必须迅速做出决策,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莽古尔泰站在远处的土坡上,他的目光穿透战场的尘嚣,冷静地观察着战局的每一个变化。他的身边,三万女真骑兵整齐列阵,战马轻轻踏步,士兵们紧握兵器,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战斗的渴望。这些兵马是莽古尔泰的后备力量,是他应对战场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的关键。

当莽古尔泰看到祖大寿部在城墙下苦苦支撑,王承胤部却因胆怯而溃逃,与袁崇焕的中军相互挤压,造成混乱,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认为,胜利已经在望,是时候出手给予明军致命一击了。

莽古尔泰举起手中的令旗,下达了命令。女真骑兵们开始快速热身,他们挥动着手中的兵器,战马在原地踏步,发出嘶鸣,士兵们的士气被激发到了顶点。他们知道,即将发起的冲锋将决定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

随着莽古尔泰的一声令下,三万女真骑兵开始缓缓移动,然后逐渐加速,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准备向袁崇焕部冲杀而去。马蹄声震天动地,如同雷鸣般在大地上回响,女真骑兵的呐喊声汇聚成一片,震撼着每一个明军士兵的心灵。

莽古尔泰的心中充满了雄心壮志,他知道,只要能够歼灭袁崇焕部,就能够一举攻破广渠门,抢先进入北京城。这不仅是一场战斗的胜利,更是一种政治上的成功。如果能在这场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那么在日后与皇太极夺权的过程中,他将拥有更多的资本和话语权。

女真骑兵的冲锋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直指袁崇焕部的心脏。整个战场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每一个士兵的生死,每一场战斗的胜负,都牵动着双方统帅的心。

袁崇焕部。

袁崇焕骑在黑龙之上,他的心随着战场的混乱而愈发沉重。王承胤部的溃败如同一股逆流,冲入他的中军,使得原本严整的阵型瞬间变得混乱不堪。士兵们的惊慌失措,战马的嘶鸣,兵器的碰撞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混乱的战场画面。

袁崇焕的目光穿透混乱,他看到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的女真骑兵已经追杀到王承胤部的尾部,他们的速度快如闪电,攻势猛烈。袁崇焕知道,此刻除了死拼,已无退路。他清楚,若要撤退进广渠门,不仅崇祯帝不会准允,而且在混乱中,女真军很可能会趁机攻入城内。

在这一刻,袁崇焕做出了决断,他决定亲自率领广西狼兵营与辽东骑兵共三千骑兵,加上城里出来支援的三千步军,一共六千人马,去攻击女真军并保护王承胤部的尾部。这是一次以少抗多的战斗,是一场勇气与智慧的较量。

袁崇焕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广西狼兵营和辽东骑兵迅速集结,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勇猛。城里支援的三千步军也迅速加入战斗序列,他们手持长枪和盾牌,准备迎接冲锋的女真骑兵。

袁崇焕亲率这支六千人的军队,他们虽然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他们的士气高昂,决心坚定。袁崇焕知道,这是一场关乎生死、关乎荣誉的战斗,他们必须硬抗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女真骑兵的冲击。

在袁崇焕的带领下,明军将士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他们排成紧密的阵型,准备迎接女真骑兵的冲击。

王承胤部在袁崇焕的及时支援下,终于得到了喘息之机。在袁崇焕的广西狼兵营和辽东骑兵的掩护下,王承胤的士兵们逐渐从惊慌失措中恢复过来。尽管他们已经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但剩下的士兵在王承胤的指挥下,开始重新组织起来,准备与袁崇焕部并肩作战。

王承胤的心神在这一刻稍微镇定下来,他清楚,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在这场战斗中争取到一线生机。他指挥着剩下的两千余兵马,开始有序地调动,填补袁崇焕部队的侧翼,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防线。士兵们虽然脸上还带着恐惧,但动作却逐渐坚定起来,他们知道,只有背水一战,才能有生存的可能。

在土坡上,莽古尔泰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将战场上的一切都收入眼底。他看到袁崇焕军与王承胤部的重新整合,看到明军在逆境中的顽强抵抗。然而,莽古尔泰并未急于行动,他继续等待着,他的心中有着自己的计划和盘算。

莽古尔泰知道,战斗的初期是最混乱、消耗最大的时刻,他要让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与袁崇焕军继续混战,让双方的力量在激战中相互消耗。他等待着最佳的时机,等待着双方精疲力尽,战意衰退的那一刻。

莽古尔泰的三万女真大军如同潜伏的猛兽,静静地等待着出击的命令。士兵们虽然焦急,却也严阵以待,他们知道,自己的统帅正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够决定战局的时机。

战场上,桂山率领的广西狼兵营如同一道坚固的防线,死死地守护在袁崇焕的周围。他们与不断涌来的女真骑兵展开了激烈的交锋,鲜血在冰冷的大地上四溅,将这片土地染成了一片血红。喊杀声震天动地,此起彼伏,战马的蹄声和嘶叫声响彻云霄,兵器的碰撞声叮咚作响,连绵不绝,弓箭的嗖嗖声在每个人的耳边呼啸而过,构成了一曲死亡的交响乐。

在混战中,袁崇焕部的阵型逐渐被打散。只见,四名女真骑兵凶狠地向袁崇焕冲杀过来。袁崇焕身边的兵力越来越稀少,只剩下桂山和材官袁升高二人紧紧护卫在他身边。

桂山骑在战马上,挥舞着偃月刀,如同一尊战神,挡在袁崇焕身前。他的刀法凌厉,每一次挥舞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让女真骑兵难以靠近。稍有不慎,便会被桂山一刀削去脑袋,连着肩膀一起落地。袁升高则徒步持长枪,护在袁崇焕的身后,他的动作敏捷,一连刺倒了几个冲杀过来的女真骑兵,甚至有几次为袁崇焕挡下了致命的攻击。

三人在重围中拼死抵抗,他们的热血在战斗中沸腾,尽管形势危急,但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并未减弱。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的女真兵经过了战斗的高潮期,攻击力有所削弱,体力消耗巨大,特别是在这寒冷的十一月天气里,加上不停的大风,但他们依然无法彻底击溃袁崇焕部。

在远处的土坡上,莽古尔泰冷眼旁观着两军的消耗战。他看到女真兵和袁崇焕部的士兵们都已经筋疲力尽,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从自己的三万女真兵马中抽调出两万兵马,下达了冲击的命令。这两万生力军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向袁崇焕部冲杀过去,袁崇焕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

莽古尔泰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对袁崇焕部的致命一击。

祖大寿部。

城墙上的明军箭如雨下,炮火轰鸣,为祖大寿部提供了强大的支援。在这样猛烈的火力掩护下,祖大寿率领着他的部队,如同从地狱中归来的勇士,开始稳住了阵脚,并且慢慢地向外攻杀出去。

祖大寿手中的偃月刀在战场上划出一道道死亡的弧线,每一次挥舞都带走了女真人的生命。偃月刀所到之处,黄土被鲜血染红,血液在地面上流淌,汇聚成一条条小溪。女真兵的尸体和散落的盔甲在这些血溪中漂浮,随着水流缓缓旋转,如同冰河解冻时的浮冰。

祖大寿和他的部队越战越勇,他们的士气在胜利的希望中被点燃。面对祖大寿的猛烈攻势,对峙的女真兵开始感到了压力,他们的阵线逐渐被撕裂,女真兵们的眼中开始出现了恐惧和犹豫,最终被祖大寿的部队所压制,慢慢地向后退去。

祖大寿骑着战马,他的身影在战场上穿梭,偃月刀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精准地击中目标。女真兵的人头纷纷落地,滚入了血溪之中。他的虎吼功如同雷霆,震撼着每一个女真兵的心灵,让他们不敢靠近,仿佛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凶猛的猛虎。

当祖大寿率领辽东兵冲向女真军的一个面时,那个面的女真兵便被击穿,他们的阵型被彻底打乱。祖大寿部在南线的战斗中已经取得了主动权,女真兵在他们的攻势下已经无计可施。

在战斗的间隙,祖大寿骑着战马,向北方远处望去,他看到莽古尔泰的本阵中又杀来两万女真兵,他们正向袁崇焕部冲杀过去。祖大寿的心中一紧,他知道督师袁崇焕正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没有丝毫的犹豫,祖大寿立即调整战术,挥军迂回过去,进攻女真军的侧翼。他的目的是掣肘女真军的进攻势头,打乱他们的阵型,为袁崇焕部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祖大寿的心中充满了决心,他誓要保卫督师袁崇焕,即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在冲锋的途中,祖大寿大声呼喊着:“袁督师...祖大寿在此...”,他的眼中流出了热泪。这不仅是对战友的担忧,更是对大明和百姓的忠诚。他的呼喊声在战场上回荡,激励着每一个明军士兵,让他们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斗中,更加勇猛地战斗。

十一月的寒风凛冽,天空阴沉,祖大寿带领着他的部队在广渠门外的战场上快速北上。他们冲破了牵制自己的女真少数兵马,现在正朝着袁崇焕部的方向急驰,准备攻杀哪里的女真军的侧翼。

祖大寿骑在战马上,身披沾满血迹和尘土的棉甲,手中的偃月刀在寒风中闪着寒光,刀口上黏着已经开始凝固的鲜血。那布条原本是用来稳固手和刀柄的,现在却早已被鲜血染成了深红色,见证了他战斗的激烈。

他的铁盔上,盔樱在大风中飘扬,如同一面不屈的旗帜。祖大寿的身上已经有多处伤口,棉甲上插着五六支弓箭,这些都是他勇猛战斗的证明。尽管受伤,但他的身姿依然挺拔,目光坚定。

高举着偃月刀,祖大寿向自己的两千余兵马看去,他的眼里闪烁着坚定和决绝,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友的深情。他知道,这场战斗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大明,为了袁崇焕。

“兄弟们...随我支援袁督师...杀...”祖大寿的声音在寒风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大明永存,击杀女真,大明永存,保卫督师。”明军将士的呐喊声如同潮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震撼着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

祖大寿握紧偃月刀,骑着战马跑在部队的最前面,他的身影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战场的阴霾。部队分成左右两翼,每翼是一千余骑兵,他们紧随祖大寿的步伐,准备投入战斗。

在祖大寿的眼里,袁崇焕不仅是他的督师,更是他心中的信仰。他要用尽自己全部的力量,哪怕是拼死一搏,也要保护袁崇焕。在他的心中,袁崇焕的地位甚至超越崇祯帝。因为祖大寿相信,只有袁崇焕才能带领大明走向胜利。

袁崇焕部。

袁崇焕站在战场上,目睹着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的攻势逐渐疲软,他的心中涌现出一丝振奋。这场战斗的残酷让他明白,任何一丝希望都是宝贵的。然而,当他的目光转向东方,看到女真本阵中又有两万生力军正向他的部队冲杀过来时,他的眉头再次紧锁,心中涌起一股新的忧虑。

就在这时,桂山骑着战马赶到袁崇焕的身边,大声禀报:“袁督师,祖大寿部再次出击,已经击败身边的女真兵,正在北上向我部靠来。”

“什么,祖大寿,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全军奋勇杀敌,保卫皇上,保卫大明。”袁崇焕的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他的声音如同战鼓,激励着每一个士兵的心。

袁崇焕部和王承胤部的士兵们,看到祖大寿部北上支援的消息,士气大增。他们知道,只要团结一心,就有可能击退女真军的进攻。士兵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奋勇杀向已经露出疲态的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攻势如潮水般汹涌。

女真军的两万支援兵力到达战场,却发现与他们接触的四部已经开始败退。新到的女真兵力试图稳住阵脚,但四部的败势已经难以挽回,他们的后退带动了新到的兵力,使得整个女真军的阵线开始混乱。

就在这时,祖大寿的两千余骑兵赶到了战场。他们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直击女真军侧翼的薄弱之处。祖大寿一马当先,手中的偃月刀舞动如飞,每一次挥舞都带走了女真人的生命。他的辽东骑兵们紧随其后,长枪和马刀闪烁着寒光,他们勇猛地冲杀,将女真军的阵线撕开了一道口子。

女真军的士兵们在祖大寿部的冲击下,开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他们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接一个倒下,心中的恐惧开始蔓延。而明军则在祖大寿的带领下,越战越勇,他们的呐喊声震天动地,每一声都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战场上的形势开始逆转,袁崇焕部、王承胤部和祖大寿部的三方合力,逐渐压制了女真军的攻势。女真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在明军的勇猛冲击下,已经开始出现了败退的迹象。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袁崇焕敏锐地捕捉到了战局的变化。当他看到祖大寿部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攻击女真军的薄弱侧翼和尾部,他知道反击的时刻已经到来。袁崇焕毫不犹豫地发出了命令,全军一直向前,奋勇杀敌。

袁崇焕骑在战马上,手中的长剑高高举起,如同战场上的旗帜,引领着明军攻杀女真军的弱点。每一次攻击都准确而致命,女真兵在明军的猛烈攻势下伤亡惨重,战场上响起了一片哀嚎。

桂山率领的广西狼兵营勇猛地顶在袁崇焕部的最前面,他们如同一堵钢铁墙壁,不断向女真兵压进。女真兵被挤压到一处,空间的狭窄让他们无法有效展开战斗队形,甚至开始自相践踏,混乱不堪。女真兵虽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在明军的有力挤压下,他们渐渐败退到运河边,形势岌岌可危。

莽古尔泰在远处的土坡上看到战况情势逆转,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甘。这位女真将领不愿接受失败,决定亲自率领最后一万骑女真兵向袁崇焕部发起最后的冲击。这一万骑是莽古尔泰的嫡系部队,也是他最精锐的力量。

莽古尔泰部的骑兵开始快速冲杀过来,马蹄声如雷鸣,战场上的情势再次变得微妙。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和之后前来支援的两万女真兵见到莽古尔泰亲自出马,士气再次振奋起来。莽古尔泰组织骑兵数次对袁崇焕部发起了猛烈的冲杀,尽管没有击穿袁崇焕部的防线,但他的攻势让明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莽古尔泰见骑兵冲杀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又命令弓箭手一起朝袁崇焕射击。顿时,箭雨如同乌云般遮蔽了天空,朝着袁崇焕射来。袁崇焕身中多箭,鲜血从伤口中流出,染红了他的战袍。幸运的是,由于棉甲厚重,箭矢并未穿透,袁崇焕在这场箭雨中险而又险地保住了性命。

然而,战场上的情势再次对明军不利,明军在女真军的猛烈攻势下开始节节败退。士兵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焦虑,但他们依然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坚持战斗,没有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战场上的局势对明军而言愈发严峻,祖大寿部在成功击破女真军侧翼的同时,也遭到了赶来的莽古尔泰部的围攻。莽古尔泰的精锐女真兵如同一群群猛兽,无情地冲击着祖大寿的部队,使其不得不停止对其他女真军侧翼的攻势,转而全神贯注地应对眼前的困境。

袁崇焕站在战场上,目睹了这一切,他知道继续向前攻杀已不再可能。他果断地下达了命令,让明军向城墙边撤退。然而,女真兵并未放过这个机会,他们紧紧追击着撤退的明军,企图一举歼灭袁崇焕部。

就在这时,城墙上的明军开始发挥了作用,箭矢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炮声连绵不绝,女真兵在这样猛烈的火力覆盖下遭受了巨大的伤亡。原本紧追不舍的女真兵被迫放慢了追击的步伐,他们想要迅速歼灭袁崇焕部的计划一时间难以实现。

莽古尔泰率领的这四旗女真兵马在激烈的战斗中已经伤亡过半,原本雄壮的军队如今只剩下两万多的兵力。他们的士气虽然受到了影响,但依然在莽古尔泰的指挥下坚持战斗。

袁崇焕军同样死伤惨重,原本的军队如今只剩下三千余兵人。许多士兵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血迹,但他们的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不屈的决心。如果不是他们提前靠近城墙,得到了城上明军的支援,袁崇焕部很可能已经被莽古尔泰部的女真军所消灭。

在这场生死搏斗中,袁崇焕和他的部队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战斗意志。他们在逆境中不断调整战术,与女真军进行着殊死的搏斗。城墙上的明军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的支援为袁崇焕部提供了宝贵的反击机会。

战斗仍在继续,每一方都在为了胜利而战,为了生存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