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门第之争(2 / 2)北齐新谈首页

原来,他们那日在府中商议之后,重新对朝廷的官职进行了调整,并以大丞相,录尚书事的名义推行了下去。

广宁王高孝珩为尚书右仆射,原秘书监祖珽升为为左仆射,王师李德林为吏部尚书,掌管官吏铨选之事。另外王子宜升为御史侍郎,为御史台副官,高俨仍然自领御史中丞。又以安德王高延宗为并省尚书仆射,赶去晋阳稳住綦连猛,高长恭等人。

明月楼的众人,李孝贞任职秘书监,卢公顺任左民尚书,颜之推任度支尚书,崔君恰任符玺郎,各有升迁。

最关键的是,高俨以自己年轻不通政事为由,搞了尚书谘议出来,官品不高,只是六品官,但是可以挂职。

尚书谘议,顾名思义,就是他这个录尚书事,对于政务有些不懂的地方,就咨询了一下这些小官。

李德林挂职尚书谘议,赵彦深,唐邕,白建,甚至卢公顺亦挂职,另外还有琅琊王府中裴世矩,崔儦,连同后面加入的房彦谦三人,任职尚书谘议。

以高俨的话来说,这个职位没有定额,他让谁来当参谋,谁就来当,年轻的可以任职,年老的可以挂职。本来尚书省的各类官职,名义上就是主官的僚属,但是高俨又重新设了一批,名义都是他这个录尚书事的属官。

“这不过就是让王府内的小年轻,也有机会参与朝廷政事而嘛!”崔君洽不以为然的说道。而且里面也有他崔家子弟,崔儦。

“年纪轻轻就参与朝廷机要,我看这是在培养以后的宰相啊!”李孝贞说道。

王子宜也说:“琅琊王这是深思熟虑的做法,虽然他聪明果决,但是确实还不熟悉政事,才让会让我等作为谘议,随时为他提供建议,作为参考。”

只有卢公顺想到了,可能以后高俨不再设置尚书令,甚至三省都不要,这才是真正的乾纲独断,大权独揽!但是他不说,这要是说出来,恐怕又惹出不少是非!

“当务之急,应是效仿元魏,早日把门第品级定下来!”王子宜想说这件事情好久了。

他家出自太原王氏的河东一派,他想着等高俨登基,就提出这个建议,以他跟高俨这么多年交情,他河东王氏早晚要跟太原王氏并驾齐驱,自成一望。

此话一出,大家纷纷认可。虽然他们各自都出身名门,博陵崔范阳卢赵郡李之类的,但是要能像元魏那样,专门给他们定个品级,此后子孙都能轻易出仕,他们乐意之极!

“子宜此议甚善,不过现在恐怕有些为时过早。”颜之推说道。

他琅琊颜氏比起其他几家来说,还是差了点,到时候估计分不到第一级,而且他的哥哥颜之仪,还在周国当官呢!

要是等齐国统一了,他立下大功,然后以他哥哥的才能在齐国也能做个高官,那时候来评一评品级就合理多了!

“确实!以我之见,还应等琅琊王继承大统!”卢公顺说道。

“不可,我看要等天下太平,大齐一统天下再评不迟,至少也得把那周人平定!”

众人小小争执了一番,各抒己见,最后只好求同存异,毕竟这事儿还得最后高俨定夺。

但是在他们整个宴会都没有意识到,一直在旁边侍,为他们上酒添菜的小厮,把他们的话记了个大概。

这事儿啊,找机会先报告给裴使君再说!

裴世矩的邺城情报网,舆论机构,在高俨的秘密授意下,已经从乞丐,发展到邺城中的一些酒楼,妓院,码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