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不为开完临时表彰会后,又匆忙下山了。他要急于见到白秋石,好了解团练进驻县城的情况。
刚回到野人寨客栈,只见早已等候着的白秋石,有点兴奋的对吴不为说:“主翁,万事大定,那余知县还怪我们去的团练太少了。”说罢,还递过府里发下来的任命书。
吴不为接过任命书,看了一下,对白秋石说:“呵呵,好哇,我还担心去的人多了,怕他警惕。既然这样,那就尽快通知韦普成明天再派20人去。”
正说着,黄再忠也匆忙跑过来,“翼王,李福猷派人传来消息,请示下一步他的去向?”
“呵,人呢?”吴不为大为震惊。
“就在外面候着。”说完,黄再忠就急忙出去了。
不到一会,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就站在吴不为面前。“参见翼王,属下崔二虎原右路军军帅前来报到。”
“快起来。”吴不为忙挽起崔二虎,紧接着又问:“福猷近状如何?”
“翼王,李帅他一切安好,自石帅离开后,他每天是焦虑不安,担心着石帅,更重要的是担心翼王您。
近日,他听到了风声,估计朝廷要派他到河南安徽一带去剿灭捻军,据派我前来请示。”
“捻军?”吴不为想起了起源于安徽北方的捻军,脑海里浮现出对捻军的记录。
捻军起义是中国19世纪中叶的一场重要农民起义,发生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主要影响了中国北方的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区。捻军起义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参与人数众多,对清朝的统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起义背景有三点:
1.社会经济原因:19世纪中叶,中国北方遭受连年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等,导致农业生产严重受损,农民生活困苦。
2.政治原因: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加重了农民的税赋负担,加剧了社会矛盾。
3.民族矛盾:当时中国正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矛盾尖锐,清政府对外妥协,对内则加强压迫,引发了民众的反抗。
捻军从1852年起义后形成了以张乐行为盟主的战斗集团,1856年到1863年和太平军建立了统一战线,到1868年起义失败。
“哦,这样。”吴不为盘算着,过了好大一会,坚定的对崔二虎说:“赶快通知李帅,叫他坚决听从朝庭的命令,赶到河南周口地区,联络捻军,维持好两军对垒的态势。必要时可对捻军负责人告之其自已的真正身份。一面要招兵买马,同时也可向天武山支援一批人过来,多带点战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