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皇帝瞧了杨少峰一眼,叹息一声道:“难道不是么?”
“无论是唐时的府兵制,还是宋时的禁军厢军制,哪个像咱大明的卫所军户制一样,刚刚开国几年就显露弊端的?”
嗯???
这老登不会开始自我怀疑了吧?
这不行啊。
府军制有其优势,禁军厢军制同样也有其优势,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可是谁说大明的卫所军户制就没有优势了?
再说了,你个老登当初不是还挺得意么?
居然得意洋洋的说什么“养兵百万而不废百姓一钱一粮”。
当初说这个话时的牛逼劲儿呢?
现在怎么不说了?
要不然你还是恢复一下,本民还是习惯你嚣张跋扈的样子。
杨少峰一边在心里吐槽,一边对朱皇帝拱手说道:“岳父大人,小婿曾经听一位姓鲁的先生说过,世间许多事情 都具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会有坏的一面,要学会从辩证的角度去看。”
“比如说卫所军户制,坏的一面在于士卒会想着逃亡,可是如果没有卫所军户制,以大明现在的储备,又拿什么来支撑大军北伐?”
“就以小婿知道的来说,从洪武元年到洪武四年,几乎是无年不战,无月不战,无日不战。”
“所以,小婿觉得卫所军户制固然有其弊端,可是也不能因为看到了弊端,就忽略了他的优点。”
朱皇帝呵的笑了一声,说道:“那你刚刚还说,卫所士卒逃亡是必然,甚至北伐失利也会是必然。”
杨少峰摇了摇头,继续开解朱皇帝。
“卫所士卒逃亡是必然的原因,小婿已经说过了。”
“而北伐以后必然会有所失利的原因,却也不仅仅只是卫所军户制。”
“比如草原上的向导问题。”
朱皇帝毫不犹豫的说道:“你要说其他的原因,咱兴许就信了。”
“可是你要说是因为草原上的向导问题,那咱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绝不可能是因为向导问题。”
“咱大明军队里的蒙古骑兵,比胡元所掌握的蒙古骑兵还要多。”
“记不记得之前来过登州的延达麻失里?”
“那可是正儿八经的胡元中书右相。”
“咱最不担心的就是向导。”
瞧着信誓旦旦的朱皇帝,杨少峰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一声。
这老登是不是有点儿傻?
“小婿说的向导问题,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其他的像粮草运输、物资补充、兵员补充等等因素也同样需要考虑。”
“更重要的是,所有北伐的士卒,除了那些想着马上搏封侯的之外,剩下的士卒心里是怎么想的?”
“远征漠北,和北逐胡元入朔漠是不一样的。”
“后者是驱逐鞑虏,保家卫国。”
“前者呢?”
“在大部分的士卒们看来,远征漠北是为大明开疆扩土,是为了上层将领的军功。”
“他们未必愿意打这个仗。”
“跟虚无缥缈的军功,甚至有可能把命丢在草原的风险比起来,他们难道不希望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再加上诸多远征漠北的不利因素,失败不就是必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