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的反击速度之快,出击之果断,远远超出了阮天阳最初的预料与规划。
此刻,阮天阳带领的士兵,仅仅只有三万士兵。
这三万士兵负责抵挡汉军可能发起的攻击。
剩余的两万名士兵依旧留守在原来的营地,他们的任务是严密监视并防止山顶上那位神秘人趁机逃脱。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这两万人将在整个营地转移的工作圆满完成之后,才会被调动至当前的作战营地,以增强整体的防御与反击力量。
除此之外,从另一个营地紧急抽调前来协防的兵力,也不过区区两万。
如此算来,阮天阳麾下可用于此次对抗的兵力总计五万。
按常理而言,这样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足以对敌方构成强大的震慑,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汉军却全然不顾这些常规的逻辑与战术考量,他们以一种近乎蛮横的姿态,毫不犹豫地倾巢而出。
近九万人的庞大兵力,在宽达数里战线上排开,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势不可挡地向猴子国发动了全面而猛烈的总攻击。
当双方真正交锋的那一刻,阮天阳才深刻意识到自己之前的预判与实际战况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错得离谱到了极点。
汉军的战术布局精妙绝伦,每个战斗单元都以十二人为一小组,紧密配合,宛如一体。
他们的前线由身经百战的大盾兵组成,那些盾牌坚不可摧,仿佛移动的城墙,猴子国士兵所依赖的长矛与弩箭,在如此严密的防御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根本无法穿透这道铜墙铁壁,对汉军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更为棘手的是,汉军为了应对猴子国士兵擅长的吹箭偷袭战术,特意对前排的大盾进行了改良。
这些盾牌不仅厚重,而且安装了专门设计的装置,能够有效抵挡那些细小却致命的吹箭。
吹箭,这种猴子国人擅长的暗杀利器,其箭头往往浸满了剧毒,一旦命中,即便是轻微的擦伤,也足以让人瞬间毙命。
在战斗初期,尽管有义军的提醒,但汉军仍因缺乏准备而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然而,汉军将领戚继光,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迅速洞察了吹箭的致命弱点——穿透力不足。
他立即下令对盾牌进行紧急改造,增加了特制的挡板,专门用于防御吹箭的攻击。
随着士兵们对新型盾牌使用的日益熟练,吹箭对汉军的威胁被极大地削弱,其杀伤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此时,汉军的反击如同暴风雨般猛烈而精准。他们采取了多方向协同作战的策略,每一次攻击都有两至三名士兵从不同角度同时发动,形成了一种难以防御的攻势。
相比之下,虽然猴子国的士兵个个凶狠无比,战斗力不俗,但在汉军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攻击面前,也显得力不从心,双拳难敌四手,逐渐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阮天阳目睹着手下的士兵在战场上被敌军步步紧逼,败势愈发明显,心急如焚之下,他猛地转身对紧跟其侧的亲兵怒吼道。
“还愣着干什么!赶快去传令,让黎将军火速派兵前来增援!”
望着汉军那井然有序、进退有度的战斗方式,阮天阳不禁深吸一口气,心中叹息一声。
他并非庸才,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战场的残酷现实让他不得不正视自己所犯下的重大失误——竟试图将现代战争的理念生硬地套用到古代的战场上,这无疑是他战略决策上最大的败笔。
这种错误的根源,或许源自于现代人内心深处那份盲目的自大,总以为凭借先进的理念就能轻易超越历史的长河,却忽视了古代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