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盆地脱困(2 / 2)明越坡首页

然后在草丛中找了个片状的石头,把另一些捞来的小树枝用石头剔下来。

没办法,咱现在什么工具都没有,只能学学我们石器时代的老祖先啦。

接着,我又用那块石头在草丛中,找了些韧性较好的藤本植物的藤子,把它们斩下来。

然后再用这些藤子当绳子,把那些剔下来的小树枝绑在那根主枝上,慢慢地就绑成了一个我自己也无法形容的物体。

总之,就象是一棵树,树上没有叶子,但全是树枝横七竖八地交织在一起。

我觉得这差不多了,然后就拉着这个东西往盆地正西边的出口走去。

到了出水口,我脱光衣服鞋子,就穿了个裤衩。考虑到等会下水,身上肯定会被水淹没,衣服湿了就不好办了。

我从背包里找出了一件雨衣,这是每次外出巡诊的必带装备。因为每次出去都好几天,也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下雨,如果不带雨衣那肯定不行。

我把衣服都塞进背包,再用雨衣把背包包好用根藤子扎好。然后将它和巡诊箱、水袋都绑在我自制的这个渡河工具上。

然后,我拿起两根早就准备好的稍长的树枝插在树枝的空隙中,以作为等会儿渡河的撑杆。

最后,我爬上这个渡河工具。

本来还有一半漂在水面上的渡河工具,现在几乎已全部沉得水面以下。

不过这不要紧,因为人体本身也有浮力,我肯定不会被沉入水底淹死。

稍作停顿,待渡河工具稳定后,我一屁股坐在那根主树干上,双脚伸进树枝间的空隙,用脚背勾住横七竖八的树枝,以稳定身体。这下我就可以腾出双手来撑撑杆,好向前方前进了。

等一切准备就绪,水正好淹至我腰部,裤衩几乎全被淹没。

我拿起撑杆撑到河底,稍一用力,渡河工具就缓缓前行了。

很快我就进入了裂缝中。这个裂缝肯定是因为地壳运动或者地震之类形成的,两边都是笔直笔直的。

看样子要进入我刚才所处的这个盆地,也只能从这里的水路进入。这个地方也可以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我慢慢地前行,一边前进,一边观察前方及左右情况,以防有什么突发情况。

水面一直很平静,流速也很缓。这就好了,我就怕前面突然出现个瀑布什么的,那我估计不摔死,也得摔个终身残废。

大约10多分钟后,估计也就是前行了四、五十米,前面豁然开朗。

已经渡过了山体裂缝区,展现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大水潭。近似圆形,直径约有三、四十米。

水面很平静,这个水潭所处位置应该在一座山的半山腰,出水口肯定是我现在所在潭口的正前方。左右两边都有很茂密的植被,只有正前方是下山的方向。

我看准正前方偏左的一块稍平坦的地方,准备去那里上岸作一下休整。

这下我加快了前进的速度,也就两三分钟,我便来到了距岸边约两米的地方。撑不动了,估计是我的渡河工具吃水太深,湖边的水深不够,下面搁浅了。

我索性取下了装备,弃“舟”上岸。

湖边清风徐徐。上了岸,被清风这么一吹,我感到了阵阵凉意。虽然是5月的天气,且有太阳,但在水里泡了这一、二十分钟,又被风一吹,确实有点冷。

我四下一看,一个人毛都没有。索性脱掉了短裤,连忙从背包里找出我的毛巾,把身体擦干,把衣物赶紧穿上。

当然只能“挂空档”了,那个湿裤衩就先不穿了。我在湖水里洗了洗,拧干水,搭在岸边的小树上晒太阳。

我坐在地上,看看四周,所处的位置是这座山接近山顶的位置。

不过这山也奇怪,要说还真没山顶,本来应该是山顶的地方,却是一个盆地。

四周还有一些绵延起伏的小山,也不知哪里有人家。

我拿出手机看了看,依然没信号,时间已快下午1点了,我吃了点东西补充下体力。思索着下步应该往哪里走。

我现在所处位置是一座山的西边山腰,东边是什么情况看不见。南北西三面都是山,怎么走?

下一步关键是要往有人的地方走,这样才能摆脱我当前的困境。如果走错了,走进了人迹罕至的莽莽大山,那可就糟了。

我边思考边四处张望。小潭的水从西边的出口流出去,顺着山体的走势蜿蜒向下,时隐时现,最终不知流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