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 隐匿(1 / 2)天玑虚境首页

叶迦坐在旧书店角落的一张小桌前,陷入深思。要掩盖虚境裂缝的波动,他必须让天枢局的监测系统误以为这些异常是“自然”能量现象。

既然裂缝本身的能量波动属于五行体系的一种独特结构,那么若能将它巧妙地伪装成无害的环境能量,就能成功蒙混过关。

灵感涌上心头,他迅速起身,准备回家设计一个“能量扰动屏蔽装置”,将裂缝的能量波动掩盖在环境中的普通能量信号下,以此让天枢局疏忽其异常。

他回到实验室,立刻着手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

在工作台前,叶迦取出各种实验器材,结合先前对能量转化与稳定的研究成果,以及他在源能方面的觉醒,迅速拟定了装置的初步设计图。

他将装置命名为“微扰能量屏蔽器”,核心原理是“相位共振干涉”,即利用共振频率和相位差对不同能量波进行干扰,从而使它们在监测仪器中形成“背景噪音”。

为了让屏蔽装置运行平稳,他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如何对能量波动进行模拟和掩盖;其次,如何利用相位干涉技术进行不易察觉的调控。

他在设计中引入了“谐振器阵列”的概念。这些谐振器可以捕获、调节裂缝中发出的能量波动,使它们的频率与普通环境能量波相似。通过采用频率共振调制技术,每个谐振器的频率和裂缝的自然频率形成共振,进而掩盖它的异动。

装置可以通过小范围调整频率达到共振的效果,在天枢局的检测系统中,这类共振频率会被认为是环境中正常的能量信号。

叶迦将装置分成两层:一层用于对裂缝的能量波动进行微调,另一层则通过多重相位干涉与环境能量形成共振,达到掩盖效果。

经过反复试验,他还在谐振器周围加入了一圈微型导向线圈,这些线圈由他设计的微型能量转换装置驱动,能将五行中的某一种能量微微引导进装置,进一步增强屏蔽效果。这不仅让装置具有稳定性,也确保了对波动的动态调控。

时间渐渐推移到凌晨,叶迦的实验室里灯光依旧亮着。

他反复调试每一个模块,尝试将设备的干扰范围调整至最佳,确保在屏蔽的同时,装置本身不会释放出其他明显的能量波动。

在装置的制作过程中,叶迦应用了“负相位校准”理论。他通过导入逆相能量流,将裂缝的波动频率与屏蔽器中的能量流频率对齐,产生一种自我屏蔽的效应。

按照理论,这一方法可以让监测系统误判这片区域为无特殊能量的“死区”。实验台上的显示屏不时亮起,他的数据测量一条接一条,经过数百次调整,最终将数值稳定在设定的屏蔽范围之内。

装置的雏形终于完成。

他将核心模块小心地装入一个黑色的金属盒中。盒子的表面镌刻着微小的符文,形成一个五行相生的循环,用以维持内部能量的流转和稳定。

这些符文的细密雕刻不仅增加了美感,还能引导环境中的微量能量缓缓流入装置,确保在低能耗下保持长时间的运作。

叶迦将装置拿在手中,检查了一遍接合处和控制端口,确认一切无误后,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成败在此一举,若不能隐匿裂缝的波动,那将意味着他的计划可能被天枢局全面知晓。

黎明时分,叶迦返回旧书店,将屏蔽装置藏在裂缝的边缘,用微调器将装置的频率调整至当前环境能量的相位。随着微调按钮的轻轻转动,裂缝的能量波动逐渐被干扰屏蔽,逐步与周围环境的能量频率相匹配。

叶迦观察着裂缝周围的反应。刚开始裂缝的蓝光波动略微挣扎,但随着装置的逐步干扰,这道光慢慢平息下来,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笼罩,渐渐与环境融为一体,仿佛再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最终,裂缝的存在感完全消失,只有叶迦自己还能察觉它的微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