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仁义道德?吃人!(1 / 2)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首页

曹国公府,

在李景隆的带领下众人进入曹国公府,三人中只有夏元吉是第一次进国公府,他知道国公府有钱,但没想到竟这么有钱,

曹国公府的物件摆设逼格极高,不似寻常暴发户那般只会用金银装饰,俗不可耐。

府中随处可见的瓶瓶罐罐都是唐宋时期的青花瓷制品,随便拿出去一件便足以让普通百姓吃一辈子,厅内挂着的字画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宋徽宗写下的瘦金体原本,吴道子笔下的山水画作,皆是真迹,价值连城。

这一刻,夏元吉心中生出感概,大明穷的只是朝廷和百姓…

很快几人被带到正厅,主次落座后茶水便已端了上来,而后便悄无声息的退去,仆人素质可见一斑。

齐泰率先问出心中疑惑,“曹国公,建立内阁的目的是为陛下处理政事,为何黄子澄方孝孺两位不在其中?”

同时这也是徐辉祖与夏元吉想问的,

徐辉祖作为武勋之首,他对内阁职权其实并不看重,他所看重的无非是经常能与皇帝开小会,得到皇帝的信任。但内阁明显就是文臣所属,他一个武勋混进来能做什么…

而夏元吉的想法则与徐辉祖相反,他看重的就是内阁是权力本身,在内阁中他可以做更多事,但朝廷权利交接自古便讲究顺位继承,说白了就是看资历,论资历,最前面的黄子澄和方孝孺先不提,光是六部尚书和左侍郎的排序都够他排到七老八十了。

李景隆点点头,做出回应,“齐阁老,李某认为国家危难就在眼前,若还如之前那般让平庸之辈掌权,那咱们就什么都不用做了,安心等朱棣打过来完成改天换日即可。”

三人同时一惊,黄子澄作为帝师,方孝孺作为文坛最闪亮的新星,竟被李景隆称为平庸之辈?

李景隆继续解释道,“李某说话难听,不喜欢藏着掖着,黄子澄二人若只教书育人做做文章,自然称得上个中翘楚,但论起处理政事、国事,他二人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赵括、马谡!”

“齐大人,你应该深有体会,当初削藩陛下若听你的先除燕,那天下早就太平了,可陛下却听了黄子澄的策略学习宋匡义的先易后难,给了朱棣厉兵秣马的时间,”

“建文元年,朱棣三个儿子进京,陛下若听你劝诫留其为质,朱棣无论如何都不敢举兵,但陛下被黄子澄与方孝孺二人蛊惑,他们狗屁不懂只知遵守所谓的仁义道德,放虎归山,导致朱棣再无顾虑揭竿而起,打的朝廷节节败退,才有了如今这个局面。”

听到这里徐辉祖和夏元吉二人面色古怪的看着滔滔不绝的李景隆,被打的节节败退还不是因为你是主帅,

唯有齐泰脸色铁青,他不清楚李景隆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因为当初削藩纳谏时只有朱允炆与他们三人,但李景隆说的没错,将大明带进沟里的确实是这两个腐儒。

只见齐泰点头表示认同,“黄子澄、方孝孺也是被名声所累,他二人对大事缺乏合理的判断,只会一味的效仿前人,尊崇史书中的仁义道德。”

“哈哈”

“史书上写的是仁义道德?”

李景隆突如其来的大笑引来三人侧目,徐辉祖沉声道,

“李景隆,你好好的发什么颠?史书上的字你都认不全?”

“呵”

李景隆决定用一段后世某位先生的话告诉他们史书上到底写的是什么,也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后世之人的文学魅力,李景隆脸色悲戚看向几人,低声着说道,

“那日,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