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章 京都,我来了(1 / 2)人质王爷统乾坤首页

武冈王华在以其惊世之才先后创作出《三百千》、《弟子规》和《增广贤文》,一时间声名远扬,其着作迅速传遍三国,众人争相传颂。不止孩子们爱读,就连大人也是耳熟能详。特别是《增广贤文》,深入人心,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赢得了“读了增广贤文会说话”的美誉。

武冈王爷的才华犹如璀璨星辰,在文学的天空中熠熠生辉,几乎无人能与之媲美,即便是曾经被公认为三国文坛领袖的马传书,如今面对武冈王华如此惊人的成就,也不禁为之折服。加之马传书早来赶到武冈郡在王爷麾下效力。至此,武冈王华在已然实至名归地取代了马传书,登上了三国文坛领袖之位。

华在的名字一次又一次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他的每一个字句都被视为珍宝。街头巷尾,茶馆酒肆,人们热烈地讨论着他的作品,对其中的智慧和美妙之处津津乐道。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荣耀背后,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华国的太子华昊,一个心高气傲且心胸狭隘之人,几次栽在华在之手,对武冈王华在的一次又一次崛起心生嫉妒与怨恨。他视华在为眼中钉,肉中刺,决心要给这个新晋的文坛领袖一个下马威,暗的不行就来明的,武的不行就来文的。

华昊深知华在在诗文方面的造诣已登峰造极,难以找到破绽。然而,他想到华在似乎从未涉足对联领域,于是采纳谋士建议,决定在华国京都举办一场规模空前的三国对联大赛,并派人邀请华在参加。他坚信,在这个陌生的领域,华在必定会遭遇挫折,从而让自己有机会将其踩在脚下。

消息迅速传遍了三国,各国文人墨客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大赛中一展身手。

而华在,在接到邀请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是太子的阴谋,但他更清楚,如果退缩,将会被视为怯懦,有损自己的声誉。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华在决定勇敢地迎接挑战,不但要再一次打败华昊,而且还要借机推出《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两本新书。

王爷首先上书赵皇,请求赵皇允许他参与对联大赛。赵皇与周丞相一商量,这是巩固赵国处于三国文化中心地位的机会,便欣然应允,并指定马传书等赵国才子一起同行。

华在得到准许后,又请教父亲老都梁王华安,他已得到赵皇许可,不日将前往京都参加对联大赛,届时他将去祭拜太庙,要注意些什么事项。

华安激动地看着儿子,说道:“在儿啊,自从我家被封为都梁王,几代人都未曾有机会回京都祭拜太庙,也只有你,有此机缘,一定要好好祭拜祖先,告知他们家族出了你这么一位奇才。至于对联大赛,为父相信你的才学,定不会输于他人。”华安拍着华在的肩膀鼓励道。

华在谢过父亲,开始精心筹备起来。

他虽未深入研究过对联,但凭借穿越者的身份,回忆收集众多古今佳联,细细揣摩其中对仗、平仄、意境等妙处,同时背写《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

《声律启蒙》为湖南邵阳人车万育所着,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声律启蒙》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其开篇之句便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了大自然中的种种对应关系,令人印象深刻且朗朗上口。那便是:“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当我们仰望天空时,常常会看到洁白如雪的云朵与晶莹剔透的雨滴相互交织。云朵飘逸自在地飘浮着,宛如梦幻般的仙境;而雨水则如银丝般飘落大地,滋润着万物生灵。同样,冬日里纷飞的雪花与呼啸而过的寒风也形成了鲜明对比。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给世界带来一片银装素裹的美景;而寒风则凛冽刺骨,吹得人瑟瑟发抖。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辽阔的天空之上,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面。这美丽的晚照与湛蓝清澈、一望无际的晴空相对应,一暖一冷,一柔一刚,展现出大自然独特的魅力。

此外,还有那些来来往往的鸿雁和燕子。春天来临之际,北归的鸿雁排成整齐的队列,振翅高飞;而到了秋天,南去的燕子又成群结队地踏上迁徙之路。它们在空中飞翔的身影,成为了季节交替的标志性景象之一。与此同时,栖息在树林中的鸟儿们在夜晚安静入眠,而草丛中的鸣虫却欢快地歌唱起来,形成了一种动静相宜的美妙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