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尾语(1 / 2)注梦集首页

这个故事我搁笔多年才动笔,所以文风稍有生涩,叙事手法不够熟练,环境渲染也不够,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改变,到后面我会慢慢修订。

说道记叙方法,我还是很喜欢倒叙插叙这样故弄玄虚的记叙方法。

这一卷中有几节是以花心的第一人称做自述来写的,其中有很多东西没法写到,但是既然是讲故事,我也想试试这样的叙述方法会不会不错……如果大家不喜欢我后面也可以改成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当然这个工程会比较大…得等到有空的时候才行。

我们来谈谈这个故事里的两个主角吧。其一便是花心,这个角色我想表达的爱便是包容。她的第一世,被那两个俘虏与镇民迫害,在临死之前她仍然对灼华说“别怪他们”,这就牵扯出第一个问题“愚昧的人究竟该不该被原谅?”私以为,任何人都该有改过的机会,因为我们无法分辨这些人是真正的愚昧还是受了一时的蒙蔽,虽然这样仍然会让一些愚昧的人接着去迫害更多人,但也同样救赎了不愚昧的人。其典型的案例就是前几年大货车在路上倒了,不仅没人去救在其中的司机,反而上前哄抢。这件事在“民间风水奇谈”中再度演绎了一遍,其中主角带着火车司机夫妻的亡魂对村民进行了“问心”,最终夫妻二人放弃了复仇。我的思考也是来自于此。记得第三节“花与桃树”不记得的朋友可以倒回去看一下中,二道长对花心提出了问题“千万人之命与一人之命何异?”我借花心之口给出的答案便是“无异。”我们常常以数量还估计价值,但其实真的是这样吗?历史上着名的电车悖论讲的便是这个道理。花心不愿因为爱着灼华便对常春城数万百姓置之不理,她这有点过头的包容其实在我看来有点傻…她最后做出决定真的容易吗?在最后一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花心的挣扎,她想着与灼华去避世不理这些愚昧的百姓,但是她又不忍心,所以十分挣扎。所以我很反感那些总以“大义”之类名义去压迫他人的人,可能“大义”在你眼里便是不可动摇的真理,但是在当事人眼里却是难以抉择的挣扎。能为大义牺牲固然不错,可即使选择不理会“大义”我觉得也并无不可。在“星之海洋”里主角黄而为了人类大义,几颗核弹炸平了当时妻子errari在的地方,留得千古骂名,可这种抉择当真有对错可言吗?我认为没有。

再说灼华,我对他的爱的塑造是“付出”,一种近乎无限可能的付出。花心的簪子折断了,他便折了自己的桃木枝,强忍疼痛为她再雕一个桃木簪。她不喜欢玄都这个是非之地,他便带着她不断北上。她看遍了世间纷乱,说出“何时才是个头?”这句话的时候,灼华便知她已经不想再奔波了。可是她真的不想回故乡吗?不想再看看自己曾经居住的地方吗?只是因为那个地方不再是以前那个样子了,所以她拒绝接受。灼华也知道她的心思,便在漠北造了一个小“花府”,虽然还没完成。常春城亦如此,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常春城所有的民居都是白砖黑瓦的简陋民居,只有花府是富丽堂皇的。一来是灼华确实灵力不足以维持整个城市的建造,二来也是因为他曾经答应花心的那句话“照壁游廊会有,乱石流水也会有。”这便是他的付出,不计生命的付出。当然他作为男主也有一个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在花心难以抉择的时候替她做决定。花心想看月亮又不敢说出口,他便带她上去。花心不想扔下灼华一个人偷偷逃遁的时候,灼华替她做决定。花心不忍剜心的时候,灼华也替她做了决定。其实灼华又何尝不想与她定居山林不问世事,不管这些愚不可及的人。但前世看到花心疲于奔波他实在不忍心再带着她流浪,以至于有了那句在本卷中出现了两次的“我们哪儿也不去。”

再说说章节,其实我最喜欢的不是虐心的“风萧梦凉”而是“问心”,这一节可以说是把人性的丑恶展示出来,虽然表现的很不全面,我还会努力的。这一节里面体现了几个丑恶之处,“自私与欲望”,“嫉妒”,以及徐公子在“惊门”里提出的“刻薄于类”。这几个问题我已经思考了很久,这一卷便透过灼华之口告诉你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