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春秋》:孔子的削铅笔之作(1 / 2)古书奇谭首页

三国中的关公喜读春秋,是春秋的铁杆粉丝,也是春秋的形象代言人。说起关公,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威猛的周仓扛青龙偃月刀立于身后,卧蚕眉,大红脸,一副美髯飘洒胸前的关公于灯前手执春秋而读的形象。可以说,春秋这部书也是关公的标配道具之一。不要以为这里有广告植入,春秋与关公的气场真的很配。有人说,都说春秋无义战,春秋里面记载的都是一些没有正义的战争,那么关公作为义帝最讲道义的楷模到底看春秋里的什么呢?不会学坏吧?

那就让我们仔细看一看,春秋是一部怎样的史书。

春秋:是鲁国视角的春秋史

春秋还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叫麟经麟史,足显“皇家气质”。春秋的现存版本有16000多字,而据曹魏时的张晏和晚唐时人徐彦引春秋说,都说是一万八千字张说见史记太史公自序,徐说见公羊传,可见目前的春秋脱漏了一千多字,这笔账当然要算在秦始皇身上。春秋的纪年依据鲁国,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道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命名为“春秋”。所以,春秋是鲁国视角的春秋时期各国历史。其实,那时候各国都有自己的历史。因为各国都有自己的史官。只不过到了秦朝统一后,焚书坑儒过程中,除了秦史之外,其它各国的历史都已被禁毁。而春秋之所以“命大”,还要得益于孔子拿它当过儒家的课本,因此流传更广一些,不容易被“斩草除根”。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已具备了记叙文“六要素”中的“三要素”。话虽如此,其保真性还是比较值得信赖的。这从它记载的三十七次日食有三十次同现代天文学推算完全符合可以得到证明。春秋确是当时“信史”,绝非后人所能杜撰。

春秋:作者到底是谁?

论语、左传中都记有孔子对春秋时代历史人物、事件的评述,可见这是孔子教学也是孔门弟子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时正值社会剧变,礼坏乐崩,“天子失官”之时,原属官府掌管的诗经、尚书、春秋等典籍散播民间,成为孔门教学的宝贵资料。孔子的课堂成为一群“热血青年”“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时事论坛是顺理成章的事,他们讨论“真理”必须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西周的各项制度,因为作为老师的孔子认为西周的制度是近乎完美的,遭到破坏相当可惜。这就形成了他们“以古非今”的风格,难怪日后要被秦始皇和李斯禁毁。

将世代相传的国史春秋作为教材,转抄流布,大约便是孔门后学所为。相传春秋之书出于孔子之手,司马迁对此坚信不疑,在他的报任安书里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史记孔子世家里的一段话就是有力的证据: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啥意思?啥叫“笔则笔,削则削”?孔子还削铅笔呢?削铅笔很专心,还“不能赞一词”?连赞都不让点当然不是,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有才学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赞一字一句。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这样看来,孔子著春秋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所以司马迁要把他当作好榜样来学习效仿。所以中国人历来把修史当成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所以中国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修史著史传统,几千年文化不中断。这实在和孔子这位大圣人作春秋有关。圣人的影响力是极大的。

但后世亦有不同说法,清人袁谷芳春秋书法论说春秋者,鲁史也。鲁史氏书之,孔子录而藏之,以传信于后世者也。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春秋论也说春秋者,鲁史之旧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历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笔而书者必更数十人。此数十人者,家自为师,人自为学,则其书法,岂能尽同即便有不同声音,而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到了清朝,孔子对后世的影响已经使中国有了“史”的传统。所以说,真相是什么有时候并不重要。这种误解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而且对中国历史的良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即便孔子没有作春秋,而是后人假借其影响“造势”,以提醒大家重视“修史”,有有何不可呢?

虽然春秋之作者有争议,但其经过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则无大异议。孔子本人确也很重视历史,并在把春秋用作教材之前以自己的眼光进行了取舍改动和删削,是理所当然和应有其事的。即他或许不是作者,但一定是编者。

春秋:极简主义写作

现存春秋分别载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经文大同小异。春秋经文奉行极简主义原则,因此极为简略,每年记事最多不过二十来条类似于各国十大新闻,最少的只有两条最长的条文不过四十余字,最短的仅一二字。似乎跟语文试卷上的概括类题目一样,是有着严格的字数限制的。而这显然只是若干历史事件的目录标题,倒是很便于记载史实,且适合现在的标题党和碎片化阅读。

春秋虽然简短,却记载了准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从而有了信史价值,这已是史学发展上的巨大进步。当然,由于春秋叙事过简留白太多,亦被后人讥为“断烂朝报”。

春秋:一本让乱臣贼子患恐惧症的书

史记太史公自序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孔子终其一生推行自己的学说,而处处碰壁,终于领悟自己的空言无用。最后他想到一个绝招:把那些乱臣贼子的崩礼坏乐的行为记下来,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所以春秋就是这样一个记账本。其基本形式就是某年月日,某某干了哪些不符合礼法的事儿。这样一来,乱臣贼子们岂不恐慌?所以,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从这个角度看,春秋是孔子的一件大杀器。是孔子开始重视舆论武器作用的标志。

孔子削铅笔还削出了一项绝技:春秋笔法。

这样记历史是不是太省事了呢?不过这也使春秋首创了一种叙述技巧,称之为“春秋笔法”或“微言大义”。是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面作家自己的态度,并且在作品中灌注强烈的感情色彩。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意思是,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看,这又是一个孔子编订春秋的证据。别管怎样,这是一部在文字上进行了精加工深加工的书。从语言锤炼的角度看,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后世文学重视炼字炼句与春秋的这种笔法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可以说从春秋开始,我们的祖先才开始有意识地锤炼民族语言,使之精美含蓄深刻。

春秋笔法作为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的,它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即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义”。所谓“不露山水”,实指不显露那些不宜明说或不愿直说本意的语句,宜与名家画山水一样,“妙在含糊,方见作手”,或旁敲侧击,或含义模糊,或闪烁其词,或含蓄委婉,或意在言外,或从旁烘托,或虚掩伪饰,或上下暗示,总之不露本意。当然也有涉及本意的,则往往从轻从宽,或隐隐约约,未见庐山真面日,或扑粉涂脂,顿使恶语变美言。这里略举三例:

春秋僖公二十八年载:“天王狩于河阳,壬申,公朝于王所”就是典型例子。要依字面的理解,当然是周王天子到晋国的河阳狩猎,晋文公立即赶往河阳周王的行宫晋谒,一付周王天子气宇轩昂、君临天下,诸侯臣民悚悚惊惊、顶礼膜拜的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再读三传,则不由哑然失笑,原来这是晋文公玩弄的权谋,他要步齐桓公后尘,“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前632年,在率领晋、齐、秦等国军队打败楚、陈、蔡三国联军后,会合天下诸侯,举行“践土之盟”,接着又举行“温之会”。为了壮两次会盟的行色,特招来周王,以收取“名人效应”,同时使自己的霸主地位合法化,周王奉命赶来,不过满足晋文公重耳的心愿罢了。字面上的五彩光环一旦挥去,周王傀儡相就暴露无遗。

再如,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左传里披露的情节则足可以写一部长篇: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又不听赵盾进谏,反而要三番四次谋害他。最后逼得赵盾逃跑,赵盾的家仆赵穿把晋灵公杀了。这时尚未逃出国境的赵盾闻听消息回到朝廷。负责记载历史的史官董狐当即就给他扣了这么一顶帽子。赵盾说,我冤呐,不是我杀的。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赵盾说:“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唉!诗经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大概是说我吧!”这么丰富的情节,在董狐那里就一字定褒贬:弑。表示杀的三个动词:杀、弑、诛,其实各有深层含义。杀指无罪而杀,弑指以下犯上,诛则指有罪、有理而杀。

春秋关于郑庄公和共叔段之间的战争就写了几个字:“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隐公元年的解释是: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郑国国君灭弟弟段的做法很阴险,所以称其为伯,而不称为庄公弟弟不像弟弟,所以称段,而不称弟兄弟间像两国国君作战,所以称“克”,而不用“伐”。如此,作者对整个事件的好恶褒贬就都表现出来了。

春秋笔法的好处是语言极为精炼含蓄,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需要解码。后世出现了以左传为代表的“春秋”三传,对春秋经文予以详尽解释。其中左传的解码工作做得最优秀。

春秋这部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就是被人们称赞的春秋笔法。春秋最大的特点就是每用一个字,都是入木三分,有褒贬含义。后世很多的人在写作的时候,学习春秋的写作方法,用字用言,字字珠玑。我们一起通过一些例子看一看春秋笔法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欲说还休,以少引多。作品中所渲染、抒写的人物逐渐接近主旨时,作者忽然收笔,即“欲说还休”,不把话说尽,要留有让读者思考的余地。由于世界观,生活经验和艺术修养的不同,读者得出的主旨与作者的主旨可能迥异,各个读者得出的主旨也可能不同,但人们又不会因此去追求,这类语言正是在这种猜度、体察、品味之中显示出语言的“不露山水”之美。例如红楼梦第九十八回中写林黛五弥留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