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全称左氏春秋,后被东汉班固定名为春秋左氏传,十八万余字春秋原书一万八千字,就是说春秋的每1个字左传都平均是用9个字来解释的,加上春秋原文共十八万字,相传作者是左丘明。但左丘明是谁,又没人说得清。左传以翔实的史料和极为生动的文笔弥补了春秋的留白,使春秋血肉丰满起来,使其微言大义得到充分阐发。可以说,没有左传,春秋是不完整的,其春秋笔法的魅力也没几个人能领略。
左传全书六十卷,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梁启超称左传的出现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左传除了阐释春秋思想之外,艺术成就也很高,是我国古代文学与史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对后世史书、、戏剧的写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传语言精炼,文辞优美,其叙事手法历来为人称道。唐刘知几评曰“或腴词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春秋之际,战争频仍,左传对战争的记叙尤其令人称道,善于通过侧面描写烘托战场氛围,不闻刀剑之声,却如亲历沙场,扣人心弦。并且,人物成为左传的主角,将历史从神的阴影下解放出来。遥想当年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齐桓晋文争霸,楚庄王也要问鼎中原,礼崩乐坏,同时又在外交场合吟诗作乐,说古论今,也足见古人风致。
三国演义中,关羽喜欢读春秋是大家熟知的情节。殊不知,关羽真正喜欢读的却是左传。三国志裴松之注说“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
但是,左传的作者是谁,始终是个谜。
有人根据考证分析,得出了左传并非鲁国史官,而是孔子的学生子夏的结论,言之凿凿,一时盛行。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人今河南温县,“孔门十哲”之一。子夏少孔子44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而性格孤傲。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被孔子寄予厚望。孔子卒后,子夏与仲弓、子游“首为商定”编辑论语,子夏及其门人在编辑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因此子夏在论语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子夏在书中被提到的次数仅次于前期大弟子子路47次、子贡44次,而在后期弟子中最多23次。在关于子夏的记述中,除了与孔子的问答之词外,单独或主要记述子夏言论的也有13章之多,其中许多章节脍炙人口,流传至今。此外,他还替孔子传授诗经,是诗经这一科的课代表。总而言之,他是很有才很有个性的学霸一枚。
认为左丘明就是子夏的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证据:
首先是“左氏”的来源。春秋时,卫国有地名为“左邑”,又叫“左丘”以及“左氏”,子夏的弟子吴起就是“卫左氏中人”,据此,他们认为子夏很可能也是左氏或者左丘人。又,子夏晚年失明,司马迁写道“左丘失明,厥行国语”,国语也是左丘明所著,而子夏恰恰就是因晚年痛失爱子而失明。所以,左丘明就是子夏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失明,所以自称为左丘明。古人以地为名的情况非常多,譬如展禽,死后就被称为柳下惠。因此,子夏可能在死后被弟子们称为左丘明,祝福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看到光明。
其次,论语上有这样的一段话。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势,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如果了解子夏的个性则会发现,这恰恰说明左丘明就是子夏。论语原本就是弟子们在孔子死后若干年整理的孔子师徒的言论,因此,子夏被以左丘明的名字记载是有可能的。而这一段话,恰恰反映了子夏那种孤傲的性格,这恐怕不是一种巧合。再想想看,孔子如果与鲁国太史谈论这样的问题,似乎有些不大可能。还有,以鲁国的文化传统,鲁国太史应该以太史为姓,三国演义中的太史慈,就是鲁国太史的后人。
论者还提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多个条件指向子夏:
要写出左氏春秋,需要很多必要的条件,而这些条件,算来算去,也只有子夏一个人具备。
第一,此人手中要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左传脱胎于春秋,其中运用最多的史料来自鲁国和晋国,孔子修春秋时,其史料主要来自鲁国,而作为孔子修春秋的第一助手,这些史料子夏是具备的。而晋国史料从哪里来?魏文侯以师礼待子夏,并邀请他到魏国讲学,魏国占有原晋国首都新绛和曲沃,因此拥有晋国史料。即便魏国不拥有这些史料,当时三晋的关系非同一般的好,子夏要从韩国或者赵国借阅这些史料也是轻而易举。相反,如果是鲁国太史或者其他人,他如何能拿到晋国的史料?并且,晋国史料中有很多“限制级”的内容,不是一般人可以拿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