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生活里还有各种各样的礼,如婚礼,葬礼。小时候在野地里疯跑,有时候会在两座并列的大坟头间跑上跑下,从一个坟尖儿跑到另一个坟尖儿,循环往复,好像现在的孩子玩滑板儿,虽然心里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不知其所以然,只是为了好玩儿刺激。大一点,在家扫地时,不知道簸箕口应该冲着人还是背着人。上了学,到老师办公室,临走时不知道是关门还是开门。直到后来接触了这方面的书籍才知道,遇到这种种情况该如何做。不能在坟头间荡来荡去,扫地时簸箕口对人,否则灰尘会扬到别人身上,正如递给别人刀子要把刀把儿给人。而到老师办公室时,如果门本来开着,你走时也就让它开着如果本来关着,走时就要给关上。这叫“门开则开,门阖则阖”。这些都是关乎礼的。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所谓繁文缛节,这些礼节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节都做了规定,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一本书叫做礼记的奇书,这部书用了洋洋十万言把礼讲得相当的透彻详尽,是关于礼的具体章程和理论。在儒家经典中,它是仅次于论语,而与孟子比肩,并远超荀子的。几千年来,它一直称老二,是当之无愧的“千年老二”。想一想,这样十万字的书,在当时的竹简木牍毛笔字的条件下,一部就可以汗牛充栋了吧?
这是怎样一部奇书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东汉郑玄的六艺论、晋代陈邵的周礼论叙和隋书经籍志都认为是西汉礼学家戴圣编定的。
东汉学者郑玄给东汉中期定型的收有四十九篇的“记”的选辑本礼记做了出色的注解,这样一来,使它摆脱了从属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渐渐得到一般士人的尊信和传习,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不少有关礼记的著作。到了唐朝,国家设科取土,把近二十万字的左传和十万字的礼记都列为大经从字数上看,它也行二,五万字的仪礼和周礼、诗经等列为中经。因为礼记文字比较通畅,难度较小,且被列为大经,所以即使它比仪礼的字数多近一倍,还是攻习礼记的人多。到了明朝,礼记的地位进一步被提高,汉朝的五经里有仪礼没有礼记,明朝的五经里有礼记没有仪礼。礼记由一个附庸蔚为大国了。而仪礼这个往昔大国则日趋衰落了。可见,书的命运和人的命运乃至国运都是很相似的。
从西汉到明清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为什么礼记越来越受重视,而仪礼越来越被漠视呢?因为仪礼记的是一大堆礼节单子,枯燥乏味,难读难懂,又离现实生活较远,社会的发展使它日益憔悴而丧失了吸引力。而礼记呢?它不仅记载了许多生活中实用性较大的细仪末节,而且详尽地论述了各种典礼的意义和制礼的精神,相当透彻地宣扬了儒家的礼治主义。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使封建统治阶级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在强化国家机器的同时,利用以礼治主义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吸引广大知识阶层,规范世人的思想和行动,是维护统治秩序从而获得“长治久安”的不容忽视的大政方针。这就是礼记受到历代王朝的青睐,以至被推上经典地位的根本原因。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意识形态影响最大的书是儒家的书。西汉以后,礼记由一部儒学短篇杂编上升为泱泱大国的一部重要经典,这史实本身,就值得注意。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因而,历代为礼记作注释的书很多,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有必要讲讲仪礼这部书。
仪礼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十七篇,另有古文仪礼五十六篇,已经遗失。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祭祀等原始宗教仪式并未象其他一些民族那样发展成为正式的宗教,而是很快转化为礼仪、制度形式来约束世道人心,共有一百多卷的仪礼便是一部详细的礼仪制度章程,告诉人们在何种场合下应该穿何种衣服、站或坐在哪个方向或位置、第一第二第三……每一步该如何如何去做等等。孔子开办私学时所用的六种教材中的礼,就是仪礼,而不是后来的礼记。礼记西汉才有,不是教材,而是教参。有两种教参,一种是大戴礼记,一种是小戴礼记。先秦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
礼记的成书过程。
礼记起初是由多人撰写的,采自多种古籍遗说,内容极为庞杂,编排也较零乱,后人采用归类方法进行研究。东汉郑玄将49篇分为通论、制度、祭祀、丧服、吉事等八类。近代梁启超则分为五类:一,通论礼仪和学术,有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二,解释仪礼17篇,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篇。三,记孔子言行或孔门弟子及时人杂事,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问等。四,记古代制度礼节,并加考辨,有王制曲礼玉藻明堂位月令礼器郊特牲祭统祭法大传丧大记丧服大记奔丧问丧文王世子内则少仪等篇。五为曲礼少仪儒行等篇的格言、名句。梁氏的归类划分对我们有一定参考价值。
礼记内容丰富,有十万字之巨,所以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其中的大学中庸两篇独立成书,把它们与论语和孟子合称为“四书”。那么,大学这本书有多少字?2212。中庸呢,13946。论语呢?11705。孟子呢?38125。发现什么了?大学和中庸的字数之和在“四书”中排第二。即使不加大学,仅凭中庸,还是第二!
礼记全书多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饶具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礼记不仅是一部记述规章制度的书,也是一部关于仁义道德的教科书。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学、中庸、礼运首段等。礼运首段是孔子与子游的对话,又称为礼运大同篇,大同二字常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词,不少地名亦取用此二字。不学一点礼记,有些古典著作是难以读懂的。比如红楼梦里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回。在礼记中,谈及葬礼,“淫丧”两字是指奢华丧礼的意思,“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秦可卿身为一个国公重孙媳,身份地位表面上实在配不起这种高规格葬礼。说“淫丧”也是合理。但作者此处正是要借这种不正常写贾珍与秦可卿之间不正常的关系。
总而言之,礼记是一部早期封建礼制教科书。论语讲仁,礼记论礼,仁与礼互为表里,缺一不可,黄金拍档。
礼是个会意字。从示,从豊l。“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不要以为礼是孔子创造的,事实是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而有所损益,周因于殷礼,而有所损益。由此可知夏、殷时代已有礼。孔子又说,他能讲述夏礼和殷礼,但由于文献不足,他虽能言之,却不能“征之”。也就是说礼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不能当作绝对不变的僵化的内容而一味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