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日,李安国带着三百领头子从麻城出发,一路南行,目标直指黄州。
这么久了,再不主动去拜见张献忠实在不像话,说不定张献忠会起疑心。
与历史上不同,张献忠打下黄州后便停了下来,或许是已经知道了李安国打下了麻城,亦或是坐等李安国上门请罪。
两日后,李安国等人进入了黄州,城门口有一人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二娃!”
“定国!”
只见那人身形比李安国略微粗壮一些,剑眉凤眼,鼻梁高挺,国字脸,颌下一抹短须,正是李安国的堂兄,今年二十二岁,比他大三岁的李定国!
兄弟两人紧紧抱在一起半晌才分开,李安国正要与他叙话,“啪!”,李定国一巴掌扇在他脸上。
李安国捂着脸,“定国,你作甚?”
“啪!”,又是一巴掌,“作甚?你一早便知道义父所在,为何迟至今日才过来?!”
“唉,定国,我是有苦衷的呀”
李定国盯着李安国,“这些先不说了,等会儿见了义父,不要分辨,一切顺着他说,听到了吗?”
李安国点点头,忐忑不安地跟着李定国进入黄州府。
在城里最大一座宅邸,李安国终于见到了张献忠。
议事厅颇大,正中一位年近四十,身材瘦高,面色微黄,一把枯黄的长须,几乎连在一起的一对粗眉毛下一双凤眼不怒自威,正是诨号“八大王”、“黄虎”的张献忠。
他的左下首坐着一位约莫二十六七岁的青年,吊梢眉、三角眼,留着短须,身材中等,正是张献忠几大义子之首的孙可望,为人狡诈、勇猛、沉着,诨号“一堵墙”,意思是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他都像一堵墙那样挡着,岿然不动。
孙可望的下首坐着一位外形粗豪的年轻汉子,眉目间依稀与张六虎有些相似,不过身形更高一些,正是张六虎的亲哥哥张四虎,在西营中的勇猛仅次于艾能奇、张安国,却更为稳重,目前正深受张献忠的喜爱。
张四虎的下首是李定国,只见他双眼沉静,一副不动声色的模样。
李定国的下首坐着一位身材粗壮的年轻将领,面容粗豪,留着一蓬短络腮胡子,正是张献忠最勇猛的义子之一的艾能奇。
艾能奇的下首坐着一位少年,约莫十八九岁,面容清秀、儒雅,乃张献忠几大义子中深得士兵喜爱的刘文秀。
张献忠的右下首坐着三位文人,一位约莫三十多岁,长相也颇为儒雅,颌下却有一捋山羊胡子,正是西营文臣之首,张献忠的义女婿,桐城生员汪兆龄。
汪兆龄的下首坐着一位四十余岁文人,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正是自谷城起便追随张献忠的谷城生员徐以显,在张献忠进军安徽以前的首席军师,不过汪兆龄加入后他便退居第二了。
徐以显的下首坐着一位年近三十的书生,正是以前西营的军师潘独鳌的长子潘绰,潘独鳌死后张献忠觉得对他有所亏欠,便提拔了潘绰,目前位列西营文臣文臣第三位。
李安国跪在大厅的中央,头伏在地上,张献忠却没搭理他,仍在与众人商议攻打武昌的事。
李安国伏在地上忐忑不安,豆大的汗珠从脸上留了下来,没多久,他的前额已成了湿乎乎的一片。
“.…..,义父,有张其在做内应,武昌有保安、文昌二门可入,旦夕可下……”
孙可望正在汇报攻打武昌城的事宜,李安国一听顿时舒了一口气,这内应的事都不避自己,看来还是没把自己当外人,渐渐地,内心也平复了。
约莫过了两刻的时间,李安国的双膝有些麻了,不过他不敢稍动,强撑着依旧一丝不动地跪着。
“滚起来吧,难道还要老子扶你起来!”
一听此言,李安国心里一松,赶紧挣扎着站起来,可惜由于跪的时间太长了,双腿有些不听使唤,身形有些摇摇晃晃,最后还一个踉跄差点跌坐在地上。
“哈哈哈……”,满座皆笑,李安国这下更放松了,正想向张献忠问好,脑海里许久没有说话的张安国说话了。
“安国,跑上去,抱住义父!”
“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