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阁”周叔辩在当天下了课后就听到了这个消息。
准确的说,是太子之前在宫中布下的眼线获悉了消息之后赶忙来禀报了顾乔版的太子。这对于太子开始是个再大不过的事了。
顾乔碍于三公主和十皇子刚刚出事怕太子这个时候出宫惹人话柄只能找人替他把这个消息设法传递给真正的太子。
本着一事不烦二主的习惯顾乔就在下课后把周叔辩一起带回了东宫。
虽然太子没有和顾乔明说但这么一来二去的几次,已经足够心思通透的顾乔看明白周叔辩这个太子表弟的正确用途。没能力多想执行能力强,还特别的忠心耿耿,在做某些无法与人言的事情时,真是再没有比周叔辩更让人放心的人选了。
如果一定要说周叔辩有什么缺点那大概就是
粗枝大叶有些时候说话根本不过脑子,好比此时此刻。
周叔辩对自己以为的表哥问倒“出阁是什么意思啊是女子嫁人的意思吗不是表哥,你是表哥吧真不是表姐”
狸猫换太子什么的。
周三公子的声音越来越小,越说越没底气,因为他自己也终于发现了这话里的荒唐。就他表哥这个英武冷峻的样子那必然是个爷们啊。而他姑丈武帝也不可能会突然失心疯一样,安排他太子表哥嫁人。这里面一定哪里出了问题。
“是出阁讲书在文渊阁外举行的一种典礼。”顾乔不是太子,实在是暴躁不起来,他不仅没有生气,还耐心的给周叔辩讲解了一下,免得他继续出去闹笑话。
太子出阁讲书是个天大的大事。
由前朝的前朝里一位当过宰相的名士,向当时的皇帝提出,本意是让已经接受过启蒙教育的太子正式出阁,开始跟随三少三师读书。那位宰相可以说是苦口婆心,努力劝诫了,但当时的昏君自己就不爱读书,由己度人也不想儿子早早吃苦,便直接驳回了宰相的申请。随后的悲惨故事可想而知。
再后来,太子出阁讲书这件事,就渐渐进行了一些演变,如今的意思已与最初设立的初衷截然不同了。
它由太子开始正式读书的标识,变成了太子读书小有所成的展示,再到预示着太子不再是个一门心思读书的孩子,可以在读书之余稍加参政了。
大启如今就是默认的就是最后面这个说法。
太子出阁的年纪也从一开始的八岁提到了后面的十岁、十二岁,逐步增大。
“参政”周叔辩终于抓到了他能够听得懂的重点,他是有什么就和太子说了什么,“这是个大好事啊天哪,这样的好消息,我爹他们听了一定会很高兴表哥你不是早就腻歪了读书嘛,恭喜如今终于能够得偿所愿”
“咳,”顾乔咳嗽了一声,周叔辩这话说的可就有点不妥了,他加重语气提点道,“孤从没有期望过,你明白吗”
周叔辩老老实实地摇了摇头“我不明白,明明是哥您和我说的啊,就在前年,您和我说您都十二了,却”
顾乔在明白了周叔辩正确通途的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太子会忍不住时常的想吼周叔辩,他现在也有点忍无可忍了。连暗示都听不懂吗你真的是在宫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的人吗你到底是依靠怎么样的勇气才能在宫中行走的
但最终,顾乔还是忍了下来,深吸了好几口气,才能继续心平气和的与周叔辩解释“我的意思是,你不能对外这么宣称,我已经期盼了许久能够参政。”
“为什么啊”
“没有为什么”好吧,顾乔也进一步认清了自己,他还是修炼的不够到家,有些时候像殿下那样直接发脾气,确实会省事许多,“总之,就是不许对外人说谁也不许说了你要害死我了,这回懂了吗”
“懂懂懂”周叔辩忙不迭的点头,一点也没有因为他表哥和他突然发脾气而生气,还有点沾沾自喜,他表哥今天竟然和他说了这么久的话才开始生气,还没有骂他
周叔辩感觉自己已经离人生巅峰很近、很近了。
这一刻,他傲人站立在所有伴读的头顶,他们都是弟弟
周叔辩说完,又习惯性接话茬,嘴欠的嘟囔了一句“您早和我这么直接下命令不就完了嘛,绕那么大一个圈子,我哪里能听懂啊,您又不是不知道我脑子笨。”
顾乔“”高估了你的理解能力,还真是对不起啊。
莫名的,就觉得周叔辩好欠揍。
但一辈子都没和人发生过肢体冲突的顾乔,最终也还是不打算把这个破格待遇给周叔辩,他只是尽了自己最后的一丝善意,在周叔辩离开东宫之前,提醒了周叔辩一句“这种出阁等同于女子嫁人的话,也就你和我说了,千万、千万不能再和卿卿说了,明白吗”
周叔辩点头点的倒是很快,但却转眼就给忘了。也不算是忘了吧,而是他根本没把平日里看上去和善可爱的顾世子当做一个威胁。
传递了出阁的消息到国公府后,周叔辩就直接坐下牛饮了一大壶茶水,然后大大咧咧的问道“你说我哥为啥不让我说啊”
真太子,假世子的闻道成,在心里挤出笑容当然是怕你死在我手上啊,白痴你才嫁人呢,你才女子呢,等我换回去了,呵。
周三公子在经历过一系列并不那么辛苦的角逐后,凭一己之力,成功稳坐了太子仇恨榜的榜首。
让其名单下面的谢涟和苏肃只能自愧佛如。
一直到周叔辩走了,闻道成屏退了众人,才一个人偷偷在房间里开心了起来。参政啊,这真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了。作为一个很有进取心又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的太子,闻道成不可能不向往着加入真正的“战场”,去做一些成年人该做的事情。
只不过,再真性情,闻道成也明白,参政这种话是绝不能主动和他父皇说的,也不能让外人看出他的这份企图之心。
哪怕他本意只是想得到别人对于他长大成人的认可,但他的敌人不会信,一般大臣不会信,乃至扭曲了意思的传到最后,他的父皇也很可能不会信。太子之位,看上去风光无限,实则危机四伏,是最不能有“进取心”,但又不能太过窝囊的一个头衔。
太子想要进取,能进取到哪里去龙椅上吗
皇位之争,不死不休。
闻道成不能打开武帝还没有打开的有关于“天家无父子”的大门,他想要成事,就只能缓慢图之,缓慢到让闻道成时常感觉到挫败与暴躁。
因为他可以说是对此事无从下手。
自己暗示父皇肯定是不行的,让其他大臣提醒更是不行。
跪请太子参政,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般只有在皇帝接二连三的暗示了,以太子的老师为首的大臣们才会开始试探性的上奏。
武帝却不知道是真的忘了,还是始终把太子看做是一个宝宝,迟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其他人也只能干着急。
前朝太子可是十二就出阁了。
当然,更多的是幸灾乐祸,好比太子那些生就如豺狼虎豹的兄弟姐妹们。
现在太子恨不能把如今的结果甩在所有人的脸上。
他,终究是最优秀的
当然,也这也离不了顾乔的帮忙。虽然顾乔在传递消息的时候,没提自己的努力半句,但闻道成也不是个傻子,对比了一下之前的毫无希望,到现在的火速转变,唯一的不同就是他和顾乔灵魂互换。很显然只可能是因为顾乔,才有了今时今日。
一个激动过剩,闻道成就再次招来了暗卫,命令对方鹦鹉学舌再一次复述起了顾乔过往的吹捧。
听着顾乔对自己的喜欢,真是一件心旷神怡的美事
又几日,武帝等的有点不耐烦了,再次招来了苏师傅等人,直言不讳的问他们,怎么还没看到奏请太子出阁的奏折。
苏师傅几人面面相觑,又不能直接和武帝说,按照一般的习惯,您得多暗示我们几回,我们才能上奏啊。就像是乞骸骨,得大臣三辞三不允,最后才能允许啊。这都是基本客套潜规则,您、您怎么能不按照套路出牌,还指责我们不用心办事
但武帝可不管这个,听也不听解释,直接就下了死命令,他要尽快见到奏折。
回去之后,苏师傅等人就开始彻夜的奋笔疾书了,终于完成了用词精准又不容易刺激让说奏折。还在等候早朝之前,安排好了上折叙事的顺序。虽然武帝不讲究,他们却还是要走程序的。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就在这日早朝时,三少三师已经把奏折写好,揣在大袖里,就等着一会儿找个时机开口了,结果
噩耗传来,举朝震惊。
十皇子,殇。
十皇子死了,死的仓促又不可思议。这就不能用三公主和十皇子在演苦肉计来理解了,毕竟没有哪一种苦肉计会把自己的小命搭上,特别是死的是有继承权的十皇子,而不是三公主。
不过据说三公主情况也不好,几度濒死,恐太医也是无力回天。
李淑妃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不管不顾的闯入了宣政殿,与匆匆下朝、满脸悲戚的武帝迎面对上。她哐一下就跪下了。把头都要磕出血,曾经那张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脸,早已经没了那种妖冶的美感,只剩下了一股子惊人的意志。
她不求其他,只求能够亲自去照看女儿,再迎儿子回家。
当李淑妃放弃了继续稳在皇宫,只一心为了孩子时,也就说明了一件事,这事真不是他们自导自演的。至少后面十皇子的死不是。她的哀恸不是假的,她的癫狂也不是假的,那是她唯一的儿子,还没有长大成人,甚至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他就这么去了。
李淑妃连报仇都顾不上了,因为她女儿还在抢救,她只想陪在他们身边,什么宫斗,什么权势,都得在她的孩子面前让步。
周皇后再世时,虽多与李淑妃有争斗,却也是欣赏过她对孩子的真心喜爱的。